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释放“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的信号,声称税率可能削减一半以上,并强调“一切都在积极推进”。



然而,中国外交部迅速回应,明确指出“中美双方并未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这一表态直接戳破了美方的舆论造势,揭示出特朗普政府“口头降温、行动施压”的两面手法。结合近期美军舰穿越台海、美军高层渲染“地狱景象”等挑衅行为,美国的对华战略并未真正软化,中方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特朗普此次放风下调关税,表面上是为缓解贸易摩擦,实则暗含多重算计。一方面,美国经济正承受高关税反噬,通胀压力加剧,企业供应链成本飙升,甚至可能引发经济衰退。财政部长贝森特私下承认,当前关税僵局“不可持续”,需尽快缓和。



另一方面,特朗普试图借“让步”姿态塑造谈判主导权,为后续博弈预留筹码。他明确表示关税“不会降至零”,并保留所谓“分级征税”方案,对“战略商品”仍维持100%以上税率。这种“部分下调、部分保留”的策略,暴露了美方仍想以关税为杠杆,迫使中国在其他领域让步。

当美方在经贸领域玩“文字游戏”时,其军事挑衅步伐却从未停歇。4月23日中国海军节当天,美舰“劳伦斯”号穿越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这种在“中国喜庆日”刻意制造冲突的行为,既是对中国主权的公然践踏,也是对地区和平稳定的蓄意破坏。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近日宣称要在南海打造“让中国军队胆寒的地狱景象”,这种充满冷战思维的言论,暴露了美方试图通过军事威慑遏制中国发展的真实意图。



无论是关税问题上的话术欺骗,还是军事领域的极限挑衅,背后都贯穿了美国对华战略的核心逻辑——通过制造“危机常态化”迫使中国屈服。这种逻辑源于美国根深蒂固的“零和思维”:他们无法接受一个和平发展、日益强大的中国,于是便试图用“软硬兼施”的手段打乱中国发展节奏,甚至幻想通过“新冷战”式对抗遏制中国崛起。

但历史早已证明,霸权主义吓不倒中国人民。从抗美援朝的立国之战,到改革开放后的应对国际风云变幻,中国在无数次压力测试中锻造出了“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战略定力。



面对当前美方的软硬两手,中国的应对策略清晰而坚定:在经贸领域,我们坚持“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绝不接受任何损害国家核心利益的“城下之盟”;在军事领域,我们加强练兵备战,坚决挫败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在国际外交领域,我们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团结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共同抵制霸权行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