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战有点撑不住了。他亲口跟媒体说会大幅降低对华的关税。具体消息我们来看:

当地时间4月22号,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答记者问时,明确强调了以下两点:

第一,美国对中国的关税不可能长期保持145%(原文"145"应为百分比),这太高了,远不会达到这个程度。未来会根据谈判结果大幅降低关税,但再怎么也不会降到0。

第二,美国会对中国"非常友好",指的是谈判。他再次强调双方必须进行谈判,并达成一个比较好的协议。

其实在特朗普表态前几天,美国财长姆努钦在华盛顿的一次会议上也有类似表述。姆努钦表示,美国对中国征收的145%关税和中国对美国征收的125%关税都不可能长久持续,他认为未来几个月内中美局势会很快降温。

姆努钦的表态虽然证实美国对华关税肯定要下降,但也间接否定了特朗普先前的说法。特朗普曾声称中美会在3到4周内达成关税协议,还断言"我们肯定会主动给他打电话"。但现在由于中方迟迟没有联系,美方已将时间表延长至"几个月内"。

美国媒体现在普遍预测,特朗普和姆努钦做了这么多铺垫后,很可能很快会正式宣布对华降关税。届时就要看中方如何回应。

对于此事,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近日已作出明确回应:

中方早就指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脱钩断链只会孤立自己。对于美国发动的关税战,中方态度很明确——不愿打,但也不怕打,要打就奉陪到底,谈就大门敞开。

如果美方真想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与中方对话。一边说要达成协议,一边又搞极限施压,这不是与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也绝对行不通。

这个回应总结起来就是:我们不光听特朗普说什么,更要看他怎么做。有诚意就谈,没诚意就继续较量。

特朗普突然放软姿态并不奇怪。最近两三天,他接连收到不利消息:

1. 东南亚国家集体"不配合"

- 4月22日,泰国总理巴育宣布推迟与美国的贸易谈判

- 同日,越南总理范明正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印尼也尚未启动与美国的谈判

此前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要求东南亚国家"共同应对中国",见无人响应后,美国宣布对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的太阳能产品加征关税(柬埔寨因拒绝配合调查被征354%关税)。这明显是想打击中国企业的转口贸易,同时逼迫东南亚国家站队,但效果适得其反。

2. 盟友体系出现裂痕

- 日本公明党党首4月22日携首相亲笔信访华

- 日本谈判代表在华盛顿陷入僵局,拒绝接受美国农产品倾销

- 欧盟持续与特朗普唱反调,德国态度尤其强硬

3. 政府内部动荡

- 国防部长可能被撤换

- 国务卿蓬佩奥宣布国务院将全面重组

- 执政百日丑闻频发,支持率因农业州受创持续走低

更致命的是,6月美国有1.6万亿美债到期,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坚持不降息。在多方夹击下,特朗普降低对华关税已是迫在眉睫——即便他还在等中方"主动打电话",但美债、美股、美元持续下跌,本土资本外流风险加剧。

现在特朗普算是给自己找了个台阶,就看接下来他如何既降关税又保住面子,让"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能继续喊下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