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国地图,河北的地理分布十分奇怪,中间环抱着北京天津,北京天津之间则环抱着河北的北三县,北三县包括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以及香河县,隶属于廊坊市,总面积1277平方公里,因不与河北直接接壤,成为了我国最大的一块跨省飞地。那么,这种特殊的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实际上与北京和天津的区划调整有关。清朝和民国初期的河北省被叫做直隶省,1913年民国初期,直隶省省会被迁往了天津,1928年民国定都南京,北京在失去首都地位后,被改名为北平特别市,直隶省也因此改名为河北省,不过省会依旧是天津,后1930年北平还曾短暂成为河北省会,不过很快又迁回了天津。后1935年天津升格为直辖市,河北省会定位保定,一省两个直辖市的格局基本形成,不过此时的北京和天津面积非常小,而河北的面积足足有20多万平方公里。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后,北京重新成为首都,京津冀的区划调整也逐渐拉开序幕。1952年天津通过扩张变成沿海城市,而北京此后几年里,则通过合并宛平县、房山、良乡部分地区, 以及河北省通县专区的昌平、密云等9县,最终面积扩大至1.6万平方公里,相较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63平方公里,足足扩大了240倍。天津面积也经过一系列调整,最终在1973年,合并蓟县、武清、宁河、宝坻、以及静海五县,面积确定为1.2万平方公里,自此,京津停止继续扩张,而北三县也因此成为夹在京津之间的河北“飞地”。既然在地理上北三县距离北京天津更近,为何却没有随京津的区划调整并入其中呢?
首先, 北三县在位置上更像是京津之间的“缓冲区”,具备拱卫首都和平衡天津的战略价值,并且北京和天津在调整过程中,更倾向于划入环绕市区以及有足够水资源的县,在天津合并5县后,京津的地理面积和资源配置已是最理想的状态,因此并没有继续合并北三县。
并且在天津之间北三县还可优化京津冀的协调发展,防止京津的过度扩张。
另外,在经济上,北三县发展比较好,三河市地处燕山山前平原,西侧与北京通州区隔潮白河相望,北侧则毗邻北京平谷和顺义两区,东侧则与天津交界,从三河抵达北京天安门最近只需40公里,西北距离首都机场更是只有25公里,南距天津大约125公里,东距唐山也不远,大约121公里,这种区位优势,使得三河成为连接京津的重要枢纽,并形成了“半小时能上天,1小时可下海”的交通格局,为其融入首都经济圈奠定了重要基础,可有效承接首都的产业溢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势显著。
2024年三河市GDP达到了673.9亿元,在河北167个县区中,位列第8,在廊坊市内10县区中则能够排到第二,三河市也因此成为廊坊市内经济活跃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大厂回族自治县与三河市和香河县交界,西侧毗邻北京,这里交通便利,京哈高速、京秦高速、京平高速等交通线在县域内环绕,加强了大厂与北京的互联互通,使其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之一。
香河县也同时与北京天津接壤,交通上与京津紧密相连,处在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经济圈的核心地带,这种区位优势,不断吸引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经济在廊坊市内同样名列前茅,2024年GDP高达275.4亿元,位居廊坊第四。并且该县产业特色鲜明,家具制造和会展业是其主导产业,拥有北方最大的家具展厅和会展名城,是首都北京家具市场的主要货源地。
北三县贡献了廊坊27%的GDP,对于廊坊来说,北三县是其经济发展的关键支点之一,未来,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推进,北三县也将成为河北与京津协同发展的核心要地,可为河北省经济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京津冀交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