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游客跑到韩国人肉背大米,日本人都吃不起大米了吗?
还真是。
日本社交媒体出现了如何在韩国买大米的攻略,有人一次性背40斤大米回国。
因为韩国大米价格是日本的一半。
目前日本超市10斤装大米均价4200日元,也就是人民币220元;
冲绳大米价格突破6000日元,也就是310块人民币,每斤大米超过20块。
日本人可真是勒紧裤腰带了,苦一苦孩子,骂名政府担着。
大阪府交野市宣布,因米价过高,当地中小学午餐的米饭供应次数从每周3次减少至2次,改为提供面包替代。市长山本景称,若米价继续上涨,可能进一步减至每周1次。
来看看咱们中国的价格。
北京新发地最新的粮食价格,普通大米2块钱一斤,最好的黑龙江五常大米,4块钱一斤。
比起水深火热中的日本人,中国人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服。
都二十一世纪了,为啥日本人吃个大米还这么难?
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资源贫乏。
日本只有6500万亩耕地,跟中国江苏耕地面积差不多,人均耕地不到五分地。
日本大米产量只有660万吨,不能够自给自足。
日本是发达工业国,根本不缺外汇,要说从中国进口大米,又近又便宜,为啥日本不干呢?
日本为了保护本土农业,对进口大米征收778%的高关税,两块钱一斤的大米,到日本马上涨八倍,马上失去竞争力。
都快吃不上饭了,进口关税还这么搞,日本城市老百姓就这么俯首帖耳,不反抗吗?
还真是一点都反抗不了。
日本农协是日本农业的核心组织,通过政府政策,维持农产品高价。
去过日本旅游的观众都知道,日本超市里,到处都贴着国产的贴纸。
国产的肉、蛋、奶、鱼,价格都比进口的贵一倍以上。
那不能提高进口吗?不能。
进口农产品,面临着大米一样的高关税;
除了关税之外,还有配额。
即便支付了关税,超过了进口配额,也是不行。
日本农协,控制农产品市场供需两端。
供给方面,农协掌控日本全国六成化肥市场、四成大米流通,通过统一收购、加工和销售,截流农产品五成以上的利润。
比如,番茄滞销时候,农协就限制上市量,维持价格。
需求方面,虽然日本早已经城市化,农村人口仅占8%,农协组织可以影响三成国会席位。自民党长期依赖农协支持的农村选区,作为回报,维持农产品的保护政策。
高保护农业政策,导致日本农产品价格是全球的5到7倍。
农民吃饱,市民跌倒。
城市消费者负担很重,肉吃不起,菜吃不起,现在连大米也吃不起了。
日本农协搞贸易保护,搞到吃不起菜,天怒人怨,当然过火。
不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日本农协太过强大,中国农民太过弱小。
在市场面前,中国农民没有任何话语权。
农民种啥啥跌,农民买啥啥涨。
中国的城市消费者,占尽了农民的便宜,还当白眼狼。
农民坐个地铁,还要被责骂不干净,要被赶出城市。
不公平的事,不可长久。
加入WTO之后,农产品市场开放大门,农民腹背受敌,一面是国内产能过剩,产品难卖,一面是进口农产品冲击。
中国要探索制度化改革,在保障农民利益和社会物价稳定之间,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