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全军首次大授衔。事后,钟伟对自己仅被授予少将军衔感到很不满。在战争年代,钟伟养成了“耿直”的性格,情绪上头时吼道:“这辈子都不会穿少将军服!”据悉,钟伟还要把勋章挂在狗尾巴上。
难怪钟伟如此“生气”?曾经他担任军长的时候,下辖4个师,4个师长是少将,与他军衔一样,还有个师长成了中将。
1948年11月,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2纵队改称“第49军”,钟伟任军长。该军下辖4个师,分别是“第145师、第146师、第147师、第162师”。部队共计5万多人,归制东野。
第146师师长:王奎先(开国少将)。1916年,王奎先出生在安徽汪岭村的一户贫苦家庭。年幼时,王奎先给地主放牛,不仅吃不饱,还经常挨打。1930年,汪岭村成立了农会,王奎先当上了儿童团团长,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王奎先加入红军后,参加了三至五次反“围剿”斗争,以及漫漫长征。他从战士干起,到1940年时已经是营长、副团长了。抗战中,王奎先参加并指挥了“鹞山血战”。此战打得日伪军屁滚尿流,狼狈逃窜。
日本投降后,王奎先来到了东北战场。解放战争时期,王奎先立下赫赫军功。1955年,王奎先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1969年,因疾病缠身,无奈离开军队。
第147师师长:沈启贤(开国少将)。1911年,沈启贤出生在陕西双乳镇的一户中农家庭。1927年,沈启贤从县高等小学毕业。3年后,沈启贤报考了杨虎城的第17路军随营学校。期间,沈启贤对共产党的革命主张有了初步认识。
1931年,沈启贤结识了陕南抗日救国赤卫团主席何振亚。1935年,沈启贤秘密参与时任国民党陕西警二旅四团九连连长何振亚率部起义。1936年,时任安康警第一团四连副连长的沈启贤,打死连长后,带兵起义。之后,沈启贤找到何振亚率领的陕南抗日第一军,担任参谋长。
1937年,何振亚部改编为“红15军团警卫团”,沈启贤仍任参谋长。至此,沈启贤正式走上了革命道路。抗战时期,沈启贤参加了很多大仗,诸如“平型关大战”、“鏖战苏皖”等。
抗战胜利后,沈启贤来到了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等著名战役。1950年,沈启贤任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参谋长,第一批入朝参战。1951年任志愿军空军参谋长。此后,沈启贤的工作就与空军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1975年复出,1984年离休。
第162师首任师长:王兆相(开国少将)。王兆相,1909年出生,陕西神木人。1928年,王兆相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红军。抗战时期,王兆相参加了“沂蒙山区反‘铁壁合围’作战、山东军区大反攻”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王兆相参加了“四保临江”、“辽沈”等著名战役。
建国后,王兆相化作一颗“革命螺丝钉”,哪里需要他,他就紧紧地钉在哪里。王兆相的最高职务是工程兵学院院长,为工程兵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162师第二任师长:张万春(开国少将)。1914年,张万春出生在河南寨子村的一户贫寒家庭。年幼时期,张万春给地主家当长工,经常被打。1931年,张万春被国民党军抓壮丁,分配在第18军52师工兵营当兵。
1933年,张万春被红军俘虏,同年5月,张万春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至此,张万春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1935年转为共产党员。
抗战中,张万春参加了平型关大战、盐阜反“扫荡”作战等。抗战胜利后,张万春来到了东北,先后参加“四平保卫战”、“辽沈”、“平津”等著名战役。
1952年,张万春以志愿军第46军参谋长的身份,入朝鲜作战。回国后,任46军副军长。1960年,张万春任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1971年初,张万春因癌症无奈放弃工作。
钟伟军长和四位师长,均在1955年被授予了少将军衔。而第145师师长温玉成却被授予了中将军衔。1915年,温玉成出生在江西兴国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温玉成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红军。1932年,转为共产党员。
温玉成参加了历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温玉成敢打敢拼,立下累累军功。抗美援朝时,已是40军军长的温玉成率部入朝,第一仗就取得了大胜。由此,温玉成领导的40军,被彭德怀评价为:“打响了志愿军入朝作战第一枪!”
从1957年9月起,温玉成先后任广州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1968年,温玉成被提拔为军委副总参谋长,属大军区正职。1970年,温玉成下调成都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温玉成离休后,恢复了大军区副职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