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24日报道(文/凡帅帅)“看到青年们交流得那么好,我们要为两国关系干杯!”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议员恩赫巴特·包勒尔玛近日作为蒙古国青年代表在杭州参访时告诉记者,蒙中青年之间的交流事关两国友谊的未来,能够不断为两国关系友好发展增添新鲜血液。
4月19日至23日,“遇见中国式现代化”——蒙古国青年代表来华参访活动顺利举行。包括四名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议员、两名议员顾问、一名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四名协会和企业人员在内的蒙古国青年代表团一行,先后赴呼和浩特和杭州参访,考察了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蒙草集团种业博物馆、杭州青山湖科技城、梦想小镇、良渚古城遗址等。据了解,蒙古国青年代表团成员中,年龄最大的43岁,最小的31岁,平均年龄为38岁。
在5天的参访行程中,蒙古国青年与中方青年愉快地“玩到一起”:在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跟大学生展品一起合影、一起在青山湖科技城的地面电子屏幕上“踩鱼”、轮流在杭州梦想小镇的一家虚拟现实产品方案厂家里体验头显设备……两国青年们留下联系方式、互加微信,成为相约再会的朋友。
回顾5天的行程,包勒尔玛告诉记者,此次来华之行有很多收获,也蕴含着重要意义,关键就在于“青年”二字,代表着两国友好关系的新生力量。她表示,蒙古国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不仅整体人口平均年龄比较低,公职人员的平均年龄也比较低,“可能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议员的平均年龄只有41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举办专门的青年交流活动非常重要,他们代表了两国关系的未来”。
包勒尔玛解释说,蒙古国和中国内蒙古不仅地理上相连,就连产业结构和重点发展的经济领域都比较接近,比如两者都在传统的重型机械、采矿、乳制品和肉类加工等产业领域有较多的关注和投入。因此她认为,中国内蒙古更接近蒙古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让蒙方青年群体在内蒙古沉浸式体验和感受当地在产业园区建设、工业扶持政策设计和绿色发展探索方面的经验与做法,有助于蒙古国新生代更好体会当前可以在两国合作中重点关注的领域和学习的经验,了解哪些中国经验短期内就可以在蒙古国借鉴实施。
“同时,我们一直在考虑未来。”包勒尔玛表示,他们在杭州之行中更多地认识到了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比如虚拟现实、自动驾驶、新型燃料电池和其他一些非常前沿的技术。这些技术发展路径更多地反映了蒙中两国未来进一步开展合作所关注的领域。
4月22日,蒙古国青年代表在杭州梦想小镇体验VR头显设备。(凡帅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