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美国政府高级官员透露,特朗普团队开始释放缓和信号,试图推动与中国就关税问题展开对话。不过,中方对此并未回应,双方在关税问题上的博弈出现戏剧性转折。
自特朗普再次执政,关税大棒就成了他的“外交武器”。4月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短短几天,中美双方关税税率不断攀升。美方将部分中国输美商品关税大幅提升至145%,中方也迅速反制,把美国进口商品关税提高到125%。
特朗普(资料图)
一开始,特朗普团队态度强硬,还想通过心理战让中国服软。英媒《金融时报》报道,美方官员曾告知北京,应该主动和特朗普通话,试图营造中国有求于美国的假象。但中方根本不吃这一套,对美方的喊话始终“已读不回”。
眼看施压没用,特朗普态度开始转变。他一边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发声,言语间透露想和中国谈判的意思;一边指示下属寻求与中方接触。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也表示,中美就解决贸易争端的具体讨论尚未开始。这些动作都说明,美国着急了。
特朗普突然想和谈,背后是多方面压力在起作用。从经济上看,美国的关税政策不仅没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反而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吃了苦头。美国零售联合会就指出,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最后都是美国老百姓掏腰包,消费品价格不断上涨。
半导体(资料图)
以苹果公司为例,其供应链深度依赖中国。一旦关税增加,生产成本必然上升,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也会下降。美国制造业回流计划也没达到预期,数据显示,关税政策实施后,美国制造业复苏乏力,贸易逆差依旧居高不下。
政治层面,特朗普也面临不小压力。他的关税政策在美国国内引发大量反对声音,许多企业和行业协会公开批评。国际上,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也遭到其他国家抵制,国际形象受损。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不得不考虑通过和谈来缓解压力。
但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立场一直很明确。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致信港媒,直接戳破美方谎言。美方声称“中方想达成交易,但不知如何开始,我们在等他们的电话”,中方回应,是美方不懂正确的国与国相处之道,醉心霸凌讹诈,别指望等到中国电话。这表明,中国不接受威胁和霸凌,谈判必须在公平、对等的原则下进行。
特朗普(资料图)
从4月2日到现在,中美双方还没通过一次电话,也没就关税问题展开具体讨论。中方对美方的接触请求不回应,就是要让美国明白,想谈判可以,但必须拿出诚意,改变错误做法。
中方有不回应的底气。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完整的工业体系,抗风险能力强。面对美国关税压力,中国推动产业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减少对外部市场依赖。同时,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构建多元化贸易格局。这些举措都让中国在关税博弈中更有主动权。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失败,再次证明贸易保护主义行不通。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做法,不仅损害了他国利益,也让美国付出巨大代价。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对话合作才是正确选择,但前提是平等和相互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