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威胁下,王毅24小时内接到2通电话,这2通电话哪打来的?具体都说了什么?“反美阵营”扩大,特朗普急找后路,他找的“后路”是什么?结果又如何呢?
22号当天,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英国外交大臣拉米通电话。24小时内,王毅外长还应约同奥地利外长迈因尔—赖辛格通了电话。从“应约”2字不难看出,这2通电话都是对方主动打到中国这边的。那这2通电话都具体讲了些什么呢?首先是英国这边,拉米着重提到,“英国始终是开放型国家,坚定支持自由贸易,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紧接着便强调,“中英两国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负有重要责任,愿就此同中方保持沟通”。其次是奥地利这边,迈因尔—赖辛格明确指出,“中国是奥地利在亚洲的重要合作伙伴,双边经贸、旅游等领域合作富有成果,潜力巨大。”“奥地利珍视并期待深化同中国在双多边的良好合作关系”。从英国和奥地利两国外长所讲的内容不难看出,他们打这通电话主要就是在强调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显然,其目的就不必多说了,肯定就是为了加强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合作。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与当前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有关。在特朗普的所谓“对等关税”大棒挥下后,国际舆论可以说是骂声一片,包括美国盟友在内,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也是极度不满。虽然特朗普宣布暂停90天对一些国家加征关税,但这依旧引起多国的不满,一来这种暂停加征关税措施只是临时的,时间一过,谁知道特朗普会不会继续;二来特朗普这么做并不是因为害怕盟友翻脸,而是想以此来向包括盟国盟友在内的其他国家施压,逼迫他们主动找上美国进行谈判,只有特朗普政府觉得谈判结果对美国足够有利后,才会考虑在关税问题上手下留情。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国家必然不想任由美国这样摆布。而将目光看向中国,寻求与中国加强贸易合作,就成了他们摆脱美国“关税大棒”威胁的选项之一,毕竟,中国市场的体量就摆在这里,明眼人都看得清楚。
在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下,国际上“反美阵营”已经开始扩大了。这次英国和奥地利两国外长主动打电话找上中国就是一个例子,在这之前,日本就已经开始与美国唱起了反调。原本在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政策的时候,日本主动向特朗普政府示好,以换取特朗普在关税上对日本手下留情,但现实是,日本仍然面临美方10%的基准关税,以及25%的汽车关税和钢铝关税。无奈之下,日本又选择与美国进行谈判,但谈判过程中,特朗普却有意将关税问题与驻日美军军费分摊问题强行联系,让日本政府“二选一”:要么日本承担更多的驻日美军费用;要么美国继续对日加征关税。面对这样的情况,石破茂政府直接拒绝了。石破茂认为,驻日美军军费与关税这是两个问题,并且目前驻日美军军费已经得到合理分担,没有改变的理由。
随着“反美阵营”的扩大,要说特朗普政府不慌,这是不可能的,在反对声日益高涨之际,特朗普也开始急着为自己找后路,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向其他国家施压,拉拢他国来对中国进行各种限制,一方面为了牵制打压中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转移舆论视线。然而,特朗普的这种拉拢并没有起到太大的效果。作为美国的盟友,欧盟在最新表态中就明确强调,美欧关税谈判与中欧关系无关,尽管出现了最新事态发展,但欧盟对华政策仍将“保持不变”,欧盟不会对华脱钩。怎么来看欧盟的这一表态?第一,这反映了当前美欧之间的矛盾分歧正在持续扩大;第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欧盟对美国政府的信任度进一步降低,不愿意再随美起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