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广网报道,当地时间4月21日凌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俄军在4月20日违反其单方面宣布的停火承诺达2000余次,其中包括96次突击行动和1882次炮击。当地时间4月20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自停火宣布后,乌军对俄方实施了444次炮击和900次无人机袭击,造成平民伤亡及民用设施受损。

俄罗斯总统普京19日下令,在东正教复活节到来之际俄军将暂时停火。据俄总统社交媒体账号当天公布的消息,普京在会见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时说,在复活节于4月20日到来之际,从19日18时至21日0时,俄军将停止所有战斗行动。俄方希望乌克兰方面能效仿俄方做法。普京同时指出,俄军必须做好准备,“击退敌人可能违反停火的行为、挑衅以及任何进攻行动”。普京表示,战斗接触线上的形势清晰,正朝着对俄军有利的方向发展。


泽连斯基(资料图)

就在美国已经决定不再对乌克兰进行武器援助之后,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却不同意这样的做法,执意要对乌克兰持续进行武器援助。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害怕俄罗斯在收拾完乌克兰之后,对欧洲人开火。俄军的强大火力,对欧洲人来说,就像悬在他们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仿佛随时都可能落到欧洲人的头上,对他们造成巨大的灾难。再者,由乌克兰来与俄罗斯持续开战,可以达到削弱俄罗斯的目标。因此,欧洲人不愿意让俄乌停火。

一方面,面对俄罗斯主动提出的30小时停火,乌克兰嘴上说得挺积极,但实际上没怎么好好配合。现在谁先开的炮,咱们搞不清楚,但乌克兰以前也不是没有过这种“前科”,所以这件事肯定会对乌克兰的信誉造成影响。这也就意味着,以后在谈判桌上,乌克兰可能会面临更多限制。另一方面,欧洲的态度也开始摇摆了。一直以来,欧洲都是坚定支持乌克兰的,但现在也开始有点动摇了。


普京(资料图)

俄罗斯的停火表演,本质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秀。所谓"检验乌克兰诚意"的30小时停火,不过是为其军事部署争取时间。就在停火令生效前,俄军刚刚摧毁乌克兰"游隼"导弹试验场和挪威制造的防空系统,试图彻底剥夺乌军的反击能力。更讽刺的是,俄方一边指责乌克兰违反停火协议,一边加速清剿库尔斯克残余乌军,计划建立所谓"安全区"以固化占领成果。

对乌克兰来说,这停火既是个喘息的机会,也是个烫手的山芋。泽连斯基自己都承认,前线部队面临“弹药短缺”和“士气低迷”的双重困境,停火确实能让他们争取到西方军援的窗口期。可乌克兰对停火的态度却很谨慎,截至目前,泽连斯基都没正式回应俄方提议,只是通过幕僚暗示“停火必须无条件”。为啥会这样呢?乌总统办公室顾问承认,要是接受停火,乌军就得“放弃库尔斯克州最后0.5%的领土”,这对于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乌克兰来说,简直就是政治自杀。


普京(资料图)

隔着大西洋,美国的态度也很重要。特朗普之前吹嘘“24小时结束战争”,听着霸气,但更像是竞选口号,用来安抚那些反对援助乌克兰的选民。拜登政府虽然继续支持乌克兰,但在援助资金问题上也面临来自国会两党的压力。美国国内的政治博弈,肯定会影响援助力度,最终也会影响俄乌冲突的走向。其实,停火不只是俄乌两家的事,而是国际舞台上多方力量的博弈。欧盟内部,各国对俄罗斯的制裁意见也不统一,比如匈牙利就一直反对制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