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已撤换由政府效率部牵头人马斯克推荐的美国国税局代理局长加里·沙普利。《野兽日报》称,沙普利任职时长只有72小时,甚至还来不及开始工作就被迫离职。对沙普利的任命引发了财政部长贝森特与马斯克之间的权力斗争。
加里·沙普利(资料图)
加里·沙普利原本是美国国税局的资深探员。此前,他因揭露司法部在调查亨特·拜登税务案件中的不当行为而被大众熟知。这次能成为国税局代理局长,是政府效率部牵头人马斯克推荐的结果。但这个任命却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财政部长贝森特对沙普利的任命极为不满。按照正常的行政流程,国税局是要向财政部长汇报工作的,可沙普利的任命,贝森特既没被征求意见,也没得到通知。马斯克团队在深夜向总统办公室提交任命方案,直到第二天凌晨3点,财政部的法律顾问才收到抄送邮件。这种做法,让财政部的人觉得完全不合规矩。财政部新闻官就吐槽,这哪像任命一个重要职位,简直就像在特斯拉工厂随意任命车间主任一样,一点正式的审批流程都没有。
沙普利上任第一天,就发布了十项技术改革命令。他计划从甲骨文采购新的审计AI系统,还要关停12个地方税务办公室。可让人惊讶的是,这些文件盖的是政府效率部的公章,这就意味着马斯克似乎想绕过财政部,直接掌控国税局。这一行为严重侵犯了财政部的权力,也难怪贝森特会大发雷霆。在内部会议上,贝森特明确表示,任何重要职位的任命都必须经过财政部的正规程序,他严厉指责马斯克越权干涉行政体系,还表示要重新建立公众对国税局的信任。
加里·沙普利(资料图)
马斯克阵营则认为,美国传统的官僚体系效率太低,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来推动改革。马斯克作为科技界的巨头,他旗下的社交平台拥有1.8亿用户,舆论影响力巨大。而且他还承诺了1亿美元的政治献金,这些都让他有足够的底气和传统政治势力对抗。他想用商业领域高效的运作逻辑,来改造相对僵化的政府官僚机构。但这种做法,触动了像贝森特这样传统政客的利益。传统政客们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权力边界,绝不允许轻易被打破。
特朗普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他一方面希望借助马斯克的创新形象,为自己的政治活动增加亮点,尤其是为连任造势;另一方面,他又要照顾党内传统势力的情绪,毕竟贝森特是特朗普内阁的核心成员,深受总统信任。在权衡利弊之后,特朗普最终收回了对沙普利的任命,贝森特在这场权力博弈中取得了胜利。
这场看似简单的人事变动,实际上反映出美国政治生态的深层次问题。科技巨头通过“旋转门”机制向政府输送人才,这在美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像马斯克这样直接插手关键部门人事安排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出现。这一事件凸显了美国官僚体系内部的矛盾。特朗普政府喜欢任命“政治素人”,这种做法和传统的官僚体系很难融合,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力界限越来越模糊。以往内阁部长和白宫幕僚之间也有权力争斗,但像这次这么戏剧性的情况并不多见。
马斯克(资料图)
沙普利虽然在代理局长的位置上只待了72小时,但他之前在国税局的工作经历还是很有意义的。他协助调查亨特·拜登税务案,还向国会提供了重要的举报人证词,为推动案件进展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他的短暂任期也说明了美国政治权力斗争的残酷。随着福肯德接任代理局长,马斯克团队在特朗普政府中的影响力明显下降,逐渐被边缘化。
最近这段时间,马斯克在特朗普身边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他推动的一系列改革计划也接连碰壁。比如,他主张的美国国税局裁员行动受到阻碍,政府效率部成员加文·克里格因为一些原因被开除,政府效率部对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裁员计划也被法官暂时叫停。在关税政策上,马斯克提出的建议没有被特朗普采纳,反而特朗普接受了贝森特的提议,还把和70多个国家进行贸易谈判的重要任务交给了贝森特。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美国政治权力的背后,是各方利益的激烈博弈。科技新贵想要打破传统,用新的理念和方法改变政府运作模式;而传统政客则坚决捍卫自己的权力和既定的政治秩序。像特朗普这样处于权力核心的人物,需要在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寻找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就会引发各种政治风波。这次沙普利的事件,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美国政治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美国的政治生态。未来,美国政坛还会发生什么,各方势力又会如何重新洗牌,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