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东京府中市,一位30多岁的中国籍男子,被一名自称“来自中国公安机关”的人骗走了 500万日元!而行骗者,竟然还是一名22岁的中国留学生。
警方表示,这并不是个案,而是近年来屡见不鲜的“海外电信诈骗升级版”。
通常电话里开头,诈骗犯会称:“你名下的电话号码被犯罪团伙盗用,涉嫌跨国电信诈骗,中国警方正在立案调查。”
接着,一个自称是“中国警察特別捜査員”的男子,亲自上门,穿着西装,拿着假文件,态度强硬地让受害人签署所谓“配合调查”的文书。等受害人陷入恐慌后,对方再用话术称:“你已经被中国法院起诉了,如果不马上缴纳保释金,你会被引渡回国。”
就这样,500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25万元,被乖乖打到了骗子指定的账户。而这位扮演“中国警察”的主角,正是中国籍留学生钟某(22岁),他已被东京警视厅逮捕。
据警方透露,钟某并不是这起案件的唯一角色。他只是执行任务的人,更大的黑幕还藏在“指示者”背后。
令人唏嘘的是,面对警方的询问,钟某表示:“我也是被骗的。有人说我也有通缉令,我只是照着指示做事。这样的说法,大家愿意相信吗?
这不是他个人的第一次“犯罪接触”,而是跨国诈骗集团在日本本地“招募工具人”的惯用伎俩:留学生缺钱、缺人脉,容易被利用;中国人骗中国人,语言无障碍,骗起来更高效;多层级分工,“上线”负责指挥,“线下”负责骗钱收款,“替罪羊”承担风险。
这种伎俩其实并不新鲜,却依然每年能欺骗到很多在日华人。小编总结一下诈骗分子的常用套路:
1.假冒中国驻日使领馆:“你有重要文件未领取”、“你涉嫌违法,将被遣返”。
2.假冒国内公安、检察院:“你的护照涉嫌洗钱”、“你的身份证被用来做假账户”。
3.骗你点对点打款: “需要交保释金、出庭保证金”、“这是唯一能保你清白的方式”。
记住:无论对方说得多么有理有据,只要让你“打钱”,就是诈骗!当“同胞”变成“猎手”,最让人心寒的,不是被骗,而是被骗的人和骗人的人,都是中国人。
在异国他乡,原本我们应该抱团取暖,如今却有人借“同胞身份”行骗,更加令人防不胜防。
最后小编给在日华人几点建议:接到陌生电话保持警惕,尤其是自称“使馆”、“公安”的,不要随便提供个人信息,尤其是护照、在留卡复印件,一旦涉及转账、汇款,一定停下来核实,遇到可疑情况,第一时间报警或联系中国驻日使领馆确认。
永远记住:任何官方机构不会通过电话让你汇款!大家是否也接到过类似诈骗电话?欢迎留言区分享你的经历,提醒更多人不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