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4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采取侵略行动,莫斯科保留使用核武器的权利。这一言论迅速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绍伊古还提到,如果美国重启核试验,俄罗斯方面可能采取“对等措施”予以回应。虽然他并未说明“对等措施”的具体内容。

尽管这类表态具有强烈的战略意味,但多位国际问题专家普遍认为,这更像是一种“战略威慑语言”,意在传递底线与安全边界,而非真正走向军事对抗的信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一位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核武器在现代大国博弈中已不单是实战武器,而是极具象征意义的安全工具。



“大多数国家不会轻易越过核武器使用的红线,尤其是面临全球高度关注的情况下。绍伊古的表态更多是对当前局势的回应与震慑。”他说。当前,包括《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在内的多个核军控协议已面临履约压力。虽然《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仍被广泛支持,但由于部分主要国家尚未批准,该条约尚未正式生效。

“俄美作为拥有最大核武库的两个国家,其一举一动都牵动国际社会对核军控前景的关注。”北京某高校国际问题学者表示。



联合国裁军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全球仍有约1.3万枚核弹头,其中90%以上掌握在美俄两国手中。尽管全球大多数国家都主张裁军,但实际操作受制于战略互疑、地区安全困境等多重因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