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总是面色发黄、不爱吃饭、容易感冒,甚至个子长得比同龄人慢。
这些问题,在中医眼里都指向同一个根源——脾虚气血不足。
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孩子生长发育全靠脾胃运化。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五脏失养,百病丛生。
调理孩子脾虚气血不足,不能单纯靠补,关键要顺应五脏特性来喂养。
为了帮家长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今天,特别邀请了著名小儿脾胃专家——李兰铮主任,来跟大家五脏应该正确吃哪些食物。
需要的家长点赞转发关注学起来!
李兰铮主任指出五脏各有所喜,懂得这些食物的搭配之道,就能让孩子在日常饮食中调出好体质。
1、小米养脾
是五谷中最温和的养脾佳品,既能健脾又不生湿。很多孩子喝牛奶腹泻、吃水果腹痛,本质是脾阳不足。
把早餐换成小米粥,加几片生姜同煮。
坚持一个月就能看到变化——大便成形,胃口好,脸也有血色了。
2、红枣补心
正应了"赤色入心"的中医理论,心主血脉。
孩子夜间哭闹、多梦易惊,往往是心血不足的表现。每周三次用红枣五颗、桂圆十粒、枸杞一小把煮水当茶饮,甜甜的孩子也爱喝。
这个组合既能补心血,又能间接强化脾胃功能,心脾同调气血才能畅通。
3、银耳润肺
肺主皮毛,孩子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根源常在肺气不足。
用银耳半朵、百合十克、梨一个炖羹,是最好的润肺食疗。
肺气足则卫外固,很多便秘问题在润肺后也会迎刃而解。
4、黑豆益肾
其形似肾,以形补形。肾主骨生髓,孩子出牙晚、囟门闭合迟、个子矮小,多与肾精不足有关。
将黑豆二十克、核桃两颗、山药一小段打成豆浆,是促进生长发育的黄金饮品。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黑豆既能直接补肾,又能辅助脾胃运化。
5、胡萝卜舒肝
色橙入肝,肝主疏泄。孩子脾气暴躁、入睡困难、眼屎多,往往是肝气不舒的表现。
用胡萝卜半根、苹果半个、芹菜一根榨汁,每周两次,能帮助肝气条达。
肝气舒畅了,消化吸收自然好转,这类孩子坚持喝胡萝卜汁,连视力都会有所改善。
来看看这个门诊案例:曾有个六岁男孩,身高比标准矮八厘米,体重偏轻,每月必感冒;孩子面色萎黄,舌淡苔白,指纹淡紫。
李兰铮主任辨证脾肾两虚,气血不足。建议早餐吃小米山药红枣粥,晚餐前喝半碗黑豆核桃糊,午后用胡萝卜苹果汁代替零食。
三个月后复查,孩子长了三点五厘米,体重增加两公斤,感冒频率减半。
这就是五脏同调的威力——不直接补气血,而是通过恢复五脏协调功能,让气血自然充盈。
最后提醒一句:每个孩子体质不同,调理方法也因人而异。如果孩子有脾虚、易感冒等问题,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