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篮球亚洲杯分组抽签结果揭晓后,中国台北男篮的晋级前景被普遍认为“异常凶险”——与新西兰、菲律宾、伊拉克同组,意味着必须至少赢下两场硬仗才能突围。
在这支以“归化+本土”双轨制构建的队伍中,两位华裔混血兄弟贺丹(Steven Hong)与贺博(Benjamin Hong)被推至聚光灯下。这对身高同为196cm、分别司职小前锋与得分后卫的兄弟,能否成为打破出线困局的关键变量?
他们的个人特质与团队适配性,或将决定中国台北男篮的命运走向。
贺丹与贺博的篮球天赋,源自父母跨越太平洋的基因交融。父亲为美籍台湾移民,母亲为台湾本土球员,这种多元文化背景塑造了兄弟俩独特的技术风格:
贺丹继承父亲的力量优势与母亲的细腻手感,身高196cm、体重95kg的体格使其在对抗中游刃有余。作为康奈尔大学主力小前锋,其2.06米的臂展与38%的三分命中率(NCAA大三赛季)兼具锋线硬度与外线威胁。在2023年琼斯杯对阵关岛的比赛中,他单场砍下18分7篮板,展现出大心脏属性。
贺博融合母亲的敏捷性与父亲的爆发力,196cm身高下仍能完成NBA级别的变向突破。哈佛大学时期场均17.7分5.3篮板的全面表现(2023年大一赛季),证明其具备持球发起进攻的能力。2024年东亚超级联赛中,他多次在关键回合命中压哨三分,被台湾媒体称为“混血版林志杰”。
这种“美式肌肉+亚洲细腻”的混血特质,恰好弥补了中国台北男篮传统阵容中“锋线高度不足、后卫终结能力单一”的短板。
中国台北男篮晋级本次亚洲杯之旅,可谓充满神奇色彩,6场预选赛和2场附加赛的表现,让他们成为最大黑马:因为预选赛阶段的3个对手就包含了将再次在D组相遇的新西兰和菲律宾。
中国台北预选赛2战分别输给新西兰20分和17分,而对菲律宾的战绩则为1胜1负,其中客场53:106不敌凯·索托、德怀特·拉莫斯、卡尔·塔马约领衔的菲律宾男篮,但回到主场,却依靠在2024-2025赛季率领桃园领航猿夺得东亚超级联赛亚军并入选东超年度最佳阵容的卢峻翔的神奇发挥,时隔9年再次击败菲律宾而扭转了局势。
接下来的亚洲杯正赛阶段,中国台北将再次面对新西兰和菲律宾这2大劲敌,要想再出现卢峻翔这样的救世主并不现实,而贺丹与贺博如能代表球队出战,那至少从纸面实力上提升不少,也为他们破局下下签提供了想象空间。
近十年亚洲篮坛,混血球员的崛起屡次改变竞争格局。菲律宾归化克拉克森后从亚洲二流跃居冠军,日本“归化+本土”双轨制培养出八村塁等NBA球员。中国台北男篮若能成功激活贺丹贺博组合,或将开创“技术流混血锋线”的新范式。
当贺丹与贺博站上亚洲杯赛场,他们背负的不仅是个人荣誉,更是中国台北男篮突破“归化依赖症”的希望。这对混血兄弟能否将基因优势转化为赛场统治力,取决于教练组的战术智慧、队友的协同配合以及自身的心理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