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最后一战,李定国血战磨盘山,击杀八旗20多位高级将领
公元1657年,嫉妒李定国才能的孙可望,带着明军在云贵滇等地的军事部署以及明军的具体情况投降了吴三桂,明军的具体情况以及云贵滇的地形从而也彻底被清军掌握,所以在这一年的年底,清朝便兵分三路,向西南进攻。
明军节节败退,清军的各路人马聚集贵州,准备开进云南,随后昆明失守,李定国和带着永历帝朝着现在的腾冲方向撤退,但是吴三桂率军穷追不舍,并且在大理打败了白文选的部队,并且直逼腾冲而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为了保证永历帝的安全,李定国决定打一场自己非常擅长的伏击战。
而地点李定国选在了渡过怒江之后二十里处的磨盘山,这个地方地势险要,山路当中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而且李定国料定吴三桂如今已是骄兵之势,根本不会有什么防备的心理,再加上这里的地形,一定可以成功,于是李定国派出4000余人护送永历帝离去,自己则带着6000余人在磨盘山伏击。
仅在李定国渡过怒江的第二天,吴三桂率领的清军便也渡过了怒江,慢慢地进入了磨盘山的伏击阵地,说实话,吴三桂看着磨盘山险要的地形,他也知道这里是一处打伏击战的好地方,但是自从他进入云南之后,一路行军,无人能挡,他非常自信在这里绝对不会有明军的伏击,于是便下令继续前进,准备越过磨盘山。
然而正当吴三桂的先头部队进入伏击阵地之后,明军当中的光禄寺少卿卢桂生,因为对于明朝已然失去了最后的信心,而且此人对于李定国的全盘布局是非常清楚,于是他将这一切都如实的告知了吴三桂,吴三桂听闻,也是大惊失色,急忙下令,原本进入磨盘山的清军全部撤出。
同时搜索明军,派出炮兵对丛林当中发射炮弹,而埋伏在最前线的明军将领窦名望在得知伏击被识破之后,便直接下令进攻,而战斗的突然打响,彻底打乱了李定国的全部部署,只能够全军出击,死战到底,两军鏖战整整了一个上午,尸横遍野,双方都损失惨重,最终明军兵力不足,只能悲愤撤退。
在这一场战役当中,明军伏击的6000人直接战死了4000多人,而清军的伤亡更大,有近万的精锐被消灭,而高级将领包括祖泽润、沙尔布、石汉等近20余人全部战死。
而此战在战术上面的价值极大,如果不是有叛徒告密,战术的部署非常的完美,但是对于当时的整个明清大局来说,没有太大的战略意义,这也是明军对于清军的最后一战,而此战之后,永历帝因为失去了李定国的扶持,只能逃入缅甸,结果最终被吴三国绞死。
而李定国也只能率领残部在云南边境继续组织反清,但是此时的清朝一统天下的形势已经不可能改变了,最终在得到永历帝被绞死的消息之后,伤心过度而亡,年仅4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