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故事中从不缺各种充斥着天马行空想象力的桥段,那也是武侠故事的核心吸引力,但金庸笔下的某些桥段却难免让人觉得“未免太过了”,甚至是有些让人难以接受的。
《射雕英雄传》中黄蓉被欧阳锋掳走半年的经历,尽管从事后的结果来看,黄蓉并没有遭那老毒物的毒手,但郭靖找到她时,目睹欧阳锋撕扯她的衣衫,那场面属实有些让人背后一凉。
不过也正因为有了黄蓉“有惊无险”的这段经历,读者读到那《神雕侠侣》中的“甄志丙事件”时,难免觉得小龙女也会幸免于难,可这一次,金庸却没对小龙女手下留情,她确实是遭了那道人的毒手。
(小龙女、公孙止剧照)
但在笔者看来,“双雕”中最让人意难平的并不是这些桥段,而是小龙女和公孙止那些事,后来小龙女被困于绝情谷,甚至与公孙止洞房一整天,杨过的态度却让人不解,他为何表现得毫不在意?这段剧情该如何理解?或许多数人从来都没有读懂杨过这个人。
一、小龙女的遭遇
小龙女和甄志丙那些事,其实并不值得读者介怀,毕竟那晚发生的一切,小龙女是不知情的,当她得知真相之后,也对那道人表现出了无尽的恨意,只是她向来是刀子嘴豆腐心,又见那道人为了救她而挡下金轮法王的杀招,才不忍对那道人痛下杀手。
而小龙女对公孙止的态度,才真正让人无奈。
当她因练功而走火入魔,被公孙止救下之后,那谷主是将安顿在绝情谷,以礼相待,并没有做出任何越界之举,小龙女也因此对他产生好感。
其实小龙女不知道的是公孙止修炼了闭穴功,书中提到过这么一句:“他所练的家传闭穴功夫有一项重大禁忌,决不能饮食半点荤腥,否则功夫立破,上代祖宗生怕无意之中沾到,是以祖训严令谷中人人不食荤腥,旁人虽然不练这门上乘内功,却也迫得陪着吃素。他向来防范周密,哪想到裘千尺竟会行此毒计,将自己血液和入茶中?杨过喝一碗血茶自是丝毫无损,公孙止毕生苦练的闭穴功却就此付于流水。”
也就是说,公孙止没有趁人之危,是因为小龙女受了伤,浑身是血,这却被小龙女误会成这家伙有绅士风度,因此她才会爱上公孙止。
(公孙止、小龙女剧照)
是的,书中确实提到,她有嫁给公孙止的心:“小龙女心感公孙谷主活命之恩,又见他荒谷幽居,正是避开杨过最适当的处所,这才答允委身。与他相处数日之后,觉他气度沉穆,识见渊博,实不似个乡居孤陋之士,兼之文武全才,也不禁微感倾心,暗想陪着他过一辈子,也就是了。”
小龙女对他付出了真心,这才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不过对于杨过而言,后来还有更悲剧的事,杨过是目睹了公孙止逼迫小龙女与他洞房。
二、无耻的公孙止
随着杨过的搅局,公孙止也逐渐显露出了自己龌龊的一面,他见小龙女有心离开他,与杨过重归于好,便开始玩阴招了。
杨过中了情花毒,解药在他手中,他便以此要挟小龙女与自己圆房。
书中只道:“(公孙止)点头道:‘你能回心转意,于大家都好。今晚你我洞房花烛之后,明日一早我便取药救他。’小龙女道:‘你说过了的话不算数,你先给他治好伤。’谷主叹道:‘柳妹,你也太小觑我了。好容易才叫你答允,你实非真心情愿,我就再蠢,也岂能不知?难道我先能给他治伤解毒么?’转身出门。”
接着他便带着小龙女离去了。
(杨过、小龙女剧照)
此时杨过是什么态度?正常人此时怕是万念俱灰了,然而杨过却不是,他一口气吃了四个无酵馒头,就连谷中的仆人都笑他。
说了句“瞧不出你胃口倒好”,是啊,一个正常的男人,知道自己的女人被别人欺负,哪还会有这般胃口?
杨过他是没有心吗?怎能表现得如此缺心眼?
或许他与陆无双的那段经历就能解释一切。
三、杨过与陆无双
杨过当年遇上陆无双之后,二人是互相看对方不顺眼,但相处久了之后,二人又逐渐发现了对方身上的闪光点,就这么“媳妇儿”“傻蛋”的称呼彼此,也对彼此有了些许好感。
从后来的结果来看,自然是陆无双爱杨过更深一些,但顺着原著剧情读下来就知道,杨过其实也对陆无双有了男女之情。
当初他为陆无双接骨疗伤的时候,就一度心花怒放。
(杨过、陆无双剧照)
说是:“果真闭上眼睛,伸手摸到她断了的两根肋骨,将断骨仔细对准,心神略定,于是折了四根树枝,两根放在她胸前,两根放在背后,用树皮牢牢绑住,使断骨不致移位。”
你看,尽管杨过也一度对陆无双动情,毕竟接骨这事对于异性而言,还是十分暧昧的,但杨过却没有做出任何越格之举,哪怕他此举让陆无双觉得无比害羞,他也始终保持淡定。
其实说杨过“淡定”也不太对,因为书中明确提到,无论是陆无双身上的香气,还是那出众的容颜,都已经让他对这女子有了几分好感,只是他却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爱意。
说白了,杨过虽然总是一副油嘴滑舌的样子,但对于男女之间那些事,其实他是一窍不通的,因为他自幼就没了父母,也从没人教他这些,他只是嘴上轻浮,骨子里,其实单纯至极。
(陆无双剧照)
再回过头来看他对公孙止和小龙女相处一整天表现得心无波澜,也就不足为奇了,并非他不在乎小龙女,而是因为他压根不明白那意味着什么。
不过后来的他终会明白一切,但那似乎也不重要了,毕竟他与小龙女是真爱,那些俗念绝不会动摇他对小龙女爱。
正是:
杨过心纯如碧泉,小龙情深似海渊。
公孙洞房无波澜,只因真爱在心田。
陆无双骨情难断,接骨之时无杂念。
世间纷扰皆不顾,唯愿与卿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