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优才计划所呈现出的拒批情况数据备受各界瞩目。
根据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发布的关于优才计划的政策相关数据,自2024年起至2025年2月末这一时段内,竟有多达9.3万人申请未获批准。
这一庞大的拒批数字,着实令人咋舌。当我们进一步仔细探究时,便会发现其背后所隐藏的原因以及实际情况,远非表面所呈现的那般简单。
申请人数呈爆发式增长
2022年10月,香港宣布取消优才计划配额限制,使移民市场瞬间激起千层浪,大众的申请热情被彻底点燃,申请人数急剧上升。
从2022年末开始直至整个2023年,申请量持续攀升
鉴于申请数量大幅超出预期规划,审核方面所调配的资源显得捉襟见肘。在审核环节秉持的严格标准之下,申请被拒的人数自然也就难以避免地出现了同步增长。
政策调整带来显著影响
2024年11月,香港优才计划开启重大变革进程。以往沿用的打分制度被彻底废止,一种全新的、由12道是非题构成的考核模式应运而生。
此次变革影响重大且深远,直接致使优才计划的准入门槛大幅提升。在全新的考核体系框架下,评判的准则变得更为严苛,评判的维度也出现了显著转变。众多在旧有打分制体系下原本具备申请资格的申请人,由于无法契合新的是非题考核要求,无奈地与申请资格失之交臂。
随着符合申请条件的人员范围大幅收窄,申请群体中能够获得批准的人数随之减少,这一变化直接导致拒批人数显著增多,众多心怀优才计划梦想的人士,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申请条件,并精心规划未来的申请路径。
优才计划谁比较适合申请?
即便在2023至2024年期间,优才计划出现了大量拒批案例,但香港于此前取消了该计划的年度配额限制,且在2025年持续沿用了这一政策举措,表明从理论层面来讲,只要申请人满足相关条件,都有可能成功获得香港身份。
对于那些契合新版申请规范的高端人才而言,其获批的可能性预计会有显著提高。
举例来说,若申请者是毕业于全球排名前100院校的硕士或博士,具备5年以上的专业领域工作经验,特别是在创新科技、金融、国际贸易等香港当前急需发展的行业领域,或者精通中英双语能力,在申请过程中便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
优才计划被拒的原因有哪些?
其一,不满足基础条件
例如学历方面未达标,存在虽有本科学历却缺失学位证,或者虽持有学位证但无法经由入境处认可的渠道(如学信网无法认证)进行核实的情况;另外,存在不良入境记录等也会成为拒批因素。
其二,实际综合评分未达要求
申请人在申请前自行评估时出现偏差,入境处审核时发现申报分数与实际情况不符,致使最终分数未达到标准线。
其三,提交的资料不完整或不符合规范
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并不等同于拒签,入境处会发出补件通知,但随着电子化流程的推行,部分申请人因未接收到通知而错失补件时机。
其四,申请人数众多、竞争激烈
入境处会择优选取更具竞争力的人才,若申请人综合竞争力不足,也极易遭到拒批。
其五,自己递交申请
没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极易遭到拒批。
总的来说,香港优才计划的局势瞬息万变,机遇转瞬即逝。
有申请意向的朋友,早规划、早申请,才能早获批,早日获得香港身份,尽情享受香港的各项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