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深度融入社会的当下,教育界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机遇。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中师大一附中”)与华中科技大学携手共进,探索创新,在人才培养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为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

聚焦现场:“数字人” 惊艳亮相,AI教育智慧碰撞

4月19 日,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校园里,一场备受瞩目的 “数字人” 发布会在此隆重举行。师生们早早来到发布会现场,等待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活动现场,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湛毅青、设计学院院长蔡新元,华中师大一附中党委书记杨国红、校长徐惠等领导齐聚一堂。在热烈的掌声中,发布会拉开帷幕。





学生与华小一互动

这个名为“华小一”的“数字人”顶着标志性的红色“华”字雕塑现身。“华小一”俏皮地向大家挥手问好,并大方介绍校园情况,同时还能与现场观众机智互动。据介绍,“华小一”的二维原型是由华中师大一附中2012届校友李可为精心设计,而后在华中科技大学蔡新元教授团队的AI 技术加持下,它成功变身为憨态可掬的三维数字人,并接入“DeepSeek”大脑,就此拥有了强大的功能:它不仅可以化身知识渊博的亲和老师,更可以成为贴心知己。

校长发言:共绘教育蓝图,展望星辰大海

华中师大一附中校长徐惠在项目启动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指出:这一项目的落地,标志着两校合作从“资源互通”迈向“智慧共创”,是大中小学人才一体化培养的里程碑式探索实践。



她强调,在当今时代,教育必须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为学生打开通往未来的大门。华中师大一附中一直秉持“把未来建在学校”的理念,积极开展生动实践。此次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开展“数字人”项目,就是让学生从高中阶段就能接触真实科研场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锤炼创新能力。徐校长的发言表达了学校对教育创新的坚定决心,也为未来的人才培养指明方向。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湛毅青也对此次合作给予高度评价。她表示“这一项目作为教育部‘AI+教育’典型案例的延伸,意义非凡。它不仅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学教育中的落地应用,为全国中小学 AI 教育提供可复制的‘双高衔接’的范式,更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湛副校长的发言,展现了高校在教育改革中的担当,也让大家对两校未来的合作充满期待。

逐梦未来:创新教育赋能,托举时代英才



此次 “数字人项目” 只是华中师大一附中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的一个缩影。此前,两校就已在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开设大中衔接课程、成立 “一体化建设实验区”,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带来前沿讲座与实践指导,学生还有机会参与华中科技大学科研项目,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



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建设“AI+机器人实验室”

当下,正是教育领域变革的关键节点,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华中师大一附中与华中科技大学携手前行,在育人之卷上绘就气象万千的崭新图景。这场强强联手的教育实验,在培育人才的漫漫长路上,踏出了一个个坚实且深刻的脚印,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不断注入鲜活能量。(通讯员 黄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