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美贸易战的失利与特朗普的困境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共和党全面执政。权力在手,他却面临困境。4月2日,他宣布对全球加征关税,4月4日,中国立刻反击。结果?美国股市、债市、汇市齐跌,一片狼藉。特朗普想提振经济,巩固权力,把希望全压在了美联储降息上,刺激股市。



这招不好使。他的关税政策导致通胀飙升,供应链断裂,消费者信心暴跌。更糟糕的是,“去中国化”战略在稀土、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碰壁,中美贸易战他输了。跟盟友的关系也搞砸了,波音订单锐减就是一个例子。投资者开始抛售美元资产和美债,富人纷纷“逃离美国”,涌向瑞士开户避险。

二、 特朗普与鲍威尔的公开冲突



特朗普开始攻击鲍威尔,公开要求降息。鲍威尔坚持央行独立性,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罪魁祸首,拒绝降息。“太迟先生”、“总是太迟且犯错”,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炮轰鲍威尔,冲突公开化,引发全球关注。《金融时报》4月21日的报道对此作了详细的描述。

时间线是这样的:4月2日,特朗普加征关税;4月4日,中国反制;4月17日,特朗普炮轰鲍威尔;4月19日,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暗示要解雇鲍威尔;4月21日,特朗普再次要求鲍威尔降息。



鲍威尔坚持认为美国经济基本面不错,但特朗普的政策增加了通胀风险,美联储不该干预政治。降息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美联储必须保持独立。

结果?美股暴跌,美元贬值,金价飙升。市场对美国经济和政策前景极度担忧。野村证券和Grey Value Management的分析师都对此做了解读。



三、 特朗普的“替罪羊”策略与鲍威尔的处境

中美贸易战失利,特朗普需要找替罪羊,把责任推给鲍威尔,转移国内矛盾,维护自身形象。



鲍威尔很危险。虽然美联储主席由总统提名,但解雇需要国会批准,而且会引发市场剧震。但特朗普向来不按常理出牌,鲍威尔的职位岌岌可危。这就像中国古代皇帝御驾亲征失败后,总要找个人背锅。

四、 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进行了精准反制,没有屈服。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缺乏规划,团队低效,误判形势,最终没能拉拢盟友对抗中国。他的无能反而成了中国的机遇。

中国商务部回应说,美方应该停止极限施压,通过平等对话解决问题。



美国富人逃离美国,寻求资产避险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去美国化”。美元汇率变化、美债收益率变化、金价飙升都印证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特朗普政府的失误,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和机遇,都值得深入分析。




特朗普缺乏理性及专业的决策能力,这是他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