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英、法、德三国终于发声,怒斥以色列阻断人道援助、炮轰加沙民用基础设施之暴行时,全球已经目睹了一个人道灾难是如何在现代战争与西方纵容中一步步被制造出来。4月23日,英国、法国与德国三国外长联合发布声明,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对加沙地带的全面封锁,恢复人道通道。他们明确指出,加沙正面临“饥荒、流行病与死亡的严重风险”,并谴责以色列将人道主义援助工具化,作为对哈马斯的报复手段。这不是外交辞令的常规表达,而是三大西方大国罕见对以色列政策发出的正面警告。
在此之前,联合国与12个主要国际援助组织已多次发出警报:240万加沙居民正在遭受无法想象的生存危机。从营养不良的儿童到被炸毁的医院,从遭枪击的人道主义工作者到废墟中排长队领取面包的难民,加沙已经沦为现代文明最赤裸的反讽。但以色列政府却执意封锁援助,理由是“哈马斯可能挪用物资”,并将所有的援助需求都标签化为“支持恐怖主义”,彻底将战争推向种族惩罚与集体惩戒的深渊。
然而,更加令人震惊的是,以国防部长卡茨公开表示“人道援助是战争筹码”,直接将粮食与药品转化为战略谈判的筹码。这种赤裸裸的政治绑架行为,不仅违背了《日内瓦公约》对平民的最基本保护,更挑战了现代国际人道法的底线。在这种局势下,英法德三国的严厉措辞无疑是在向以色列发出警告:你不能以“国家安全”之名为所欲为,不能借助国际沉默为暴力开脱。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国际舆论的转向并非偶然。从哈马斯突袭之后以色列对加沙的无差别反击,到如今封锁援助、轰炸医疗机构、拒绝独立调查,再到种种迹象表明以军有意破坏重建、驱逐人口,加沙危局已不是简单的以巴冲突,而是系统性战争罪行的累积。尤其在国际刑事法院(ICC)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日益关注下,以色列的“安全借口”正在逐步失去说服力。
英、法、德三国的发声,无疑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次迟到但必须的示范。当美国继续在联合国否决任何对以色列的谴责草案时,欧洲的这份声明更显得难能可贵。这不仅仅是对加沙现状的悲悯表达,更是一种对西方秩序自我矛盾的自我修正。当西方一边高举“人权”“民主”“法治”的大旗,一边在中东战争中不断纵容盟友对平民实施屠杀,其道义合法性便早已支离破碎。
而当前的加沙,不仅是中东的地缘热点,更是全球秩序合法性与道德底线的集中考验。如果人道援助都可以被军事化、政治化,如果平民在联合国旗帜下都得不到保护,那么这个世界所谓的规则体系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今天是加沙,明天可能就是任何一个因资源、信仰或政治分歧而被“定义”的地区。
以色列的逻辑从根本上是危险的:将一个民族全体视为敌人,并以此为理由实施全面性封锁与打击。这不仅不会带来所谓“安全”,反而激化了世代仇恨与极端化的滋生。人道主义灾难不是误炸的附带损伤,而是其政策的系统性后果。如果国际社会不能对这种行为及时遏制,势必会引发更大规模的地区动荡和国际法治体系的整体坍塌。
正因如此,英法德的联合声明,尽管姗姗来迟,但却是一种正义回响的开端。它昭示着,即使在盟友关系、地缘战略和舆论压力之下,国际社会仍有可能为被压迫者发声、为被遗忘者鸣不平。然而,这份声明不能只是外交层面的“道义姿态”,更应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联合国采取独立调查、制裁以色列相关责任人、设立加沙紧急人道通道、提供无条件援助,同时对美方在联合国的否决权滥用行为提出质疑。
中东的伤痕已深,而加沙的苦难不能再被牺牲在政治博弈的棋盘上。这场战争的走向,也许无法一夜之间改变,但人道援助的恢复、本质正义的回归,是国际社会最低的良知底线。如果这个底线都无法守住,那么所谓“规则国际秩序”将彻底沦为强权的遮羞布。这个世界,终究要为加沙的孩子们说一句:你们不是战争的代价,而是人类文明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