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战斗群在多方瞩目下高调启航,其航线直指亚太地区,这一举动无疑为该地区本就复杂的战略格局再添变数。几乎在同一时间,由美国主导、菲律宾等国参与的“肩并肩”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也正式拉开帷幕。面对这两起接连发生的重大事件,国际社会不禁要问:我们究竟应如何理性看待这些举动背后的深层含义?是单纯的军事展示,还是别有用心的战略布局?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已经从港口启航,将前往“印太地区”开展为期八个月的部署行动。与此同时,英军方还大肆渲染台海局势,声称没有排除穿越台海的可能性,甚至还想通过这样一番模棱两可的表态释放强硬信号,让外界感受英国军队的“强大实力”。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本月中旬,英国军方最高将领还曾访问中国,并与中方展开了军事层面的对话。然而,时隔不到两周,英军方便派遣航母前往亚太,这一举动无疑表明,英国在对华立场方面,依旧与美国保持一致。
诚如英方所言,此次英航母前往亚太地区部署,旨在响应特朗普政府的相关要求。然而,就英国自身立场而言,其行动背后仍潜藏着某些“特殊考量”。近年来,这个昔日“日不落帝国”的辉煌逐渐褪色,国际影响力有所下滑。在此背景下,每当美英共同参与军事行动时,英国往往只能扮演美国的“配角”角色。但此次情况迥异,英国航母战斗群首次独自跨越重洋执行任务,无疑成为了此次行动的“核心主角”。换言之,英航母此次奔赴亚太地区的行程,实则也是一次向沿途国家彰显英国军事实力的战略展示。鉴于此,英国方面自始至终都展现出极为高调的姿态,意在吸引全球目光。不过,尽管这种策略确实能够引起多方关注,但英国若想仅凭此次活动就重塑自身国际形象标签,其难度可谓不小。
英航母出发之际,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也拉开帷幕,共20国(含观察员)参与,演习地点距台海较近,多国“联军”既在南海威慑中国,又逼近台海。美国正引导菲律宾等国从威慑南海转向威慑台海,中国在南海、台海需应对20国“钉子”。
演习主角实为美菲。对美而言,菲是其在南海、台海布局的“棋子”,菲若顺从,美遏华战略操作空间更大。但美遏华战略渐趋形式化。
美“棋子”无力与中国抗衡。以菲为例,虽为美战略坚定执行者,但按美武装菲程度,若在南海与中国冲突,必遭重创,更别提介入台海。此次美菲联合军演,菲不过是狐假虎威,演习后仍要独自面对中国。
对菲律宾而言,配合美国战略部署至少能带来两大显著益处。
其一,此举有助于马科斯政府获取美国的支持。鉴于美国在菲律宾设有军事基地,对菲律宾的政治与安全事务具备一定影响力,在马科斯因杜特尔特被捕案导致支持率下滑的艰难处境下,美国的支持无疑为其扭转局势带来了一线曙光。尽管美国直接干预菲律宾即将来临的中期选举、助力马科斯逆风翻盘的可能性不大,但这一潜在助力仍不容小觑。
其二,菲律宾在配合美国行动时,主要参与的是针对中国的联合军演,此举有助于转移国内舆论的焦点。在当前菲律宾国内舆论持续升温的背景下,转移舆论注意力成为马科斯政府提升民众支持率的关键策略之一。
若马科斯仍执迷不悟,美国或背后推动,中国周边联合军演恐增多。但中国已做好准备,针对美菲联合军演,解放军在南海划禁航区并展开五天军演。
当今国际局势波谲云诡,某些域外国家心怀不轨,妄图在南海等问题上兴风作浪,对中国实施各种阴谋诡计。然而,解放军作为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与强大的战斗力,具备粉碎一切针对中国阴谋的坚实能力。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任何企图破坏中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行为,都将在解放军的强大威慑与坚决反击下化为泡影。
对于菲律宾而言,马科斯政府若能认清形势,秉持理性务实的态度与中国进行谈判,中国始终秉持着开放、包容的外交政策,会以诚挚的态度表示欢迎。毕竟,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符合中菲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但倘若马科斯政府一意孤行,将中国释放的善意误解为软弱可欺,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南海问题上采取挑衅性行动,把中国的克制与忍让当作妥协退让,那么在未来某一关键的时间节点,中国必将果断采取行动,毫不留情地解决南海问题,彻底粉碎菲律宾方面的幻想。到那时,马科斯政府即便后悔,也已为时晚矣,只能为自己的错误决策付出沉重代价,承受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