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近代史,更像是一部中国的“血泪史”。尤其抗日战争给中国留下的创伤,至今都牢记在老一辈人们的心中。日本侵华期间不仅犯下滔滔罪行,更是造成了中国高达5千亿美元的损失。要知道这5000亿美元是按照70年前的汇率计算的,若放在今日,恐怕万亿美元不止。可我国为何最终选择放弃了向日本索要战争赔款的权利,这背后到底有怎样的考虑?
对于我国当年为何放弃向日本索赔战争赔款的决定,很多国人表示不能理解,认为这些赔款本来就是日本侵华期间造成的,是应该赔偿给中国以及受害者家属的钱,没理由一句话就给抹去。其实这背后,我国有着不得已的苦衷。到底是什么原因,才狠下决心,不再追究这笔赔款?
首先,日本不会赔偿给中国5000亿美元。别说5000亿美元,恐怕就是500亿美元、50亿美元也不会赔给中国。这不是日本想不想赔偿的问题,而是日本根本赔不起。当年日本的年财政收入仅为7.7亿美元,就算日本政府“不吃不喝”、节省所有开销,50亿美元也要赔偿7年之久。事实上,日本真正能拿出来作为赔款的钱,每年恐怕连一亿美元都没有。
那日本到底能赔偿我国多少战争损失费呢?一两亿美元或许可能,但还要分期用多年时间偿还。可问题是这笔钱一旦赔给我国,日本在侵华期间给我国造成的损失将“一笔勾销”,事后任何人或组织都将无权起诉日本、追讨二战赔偿。为了一两亿美元的“小钱”,这个字能签吗?值得吗?答案很显然,宁愿不要,也不能接受。所以,这个赔偿金就这么一直耗着,我国不接受,日本也赔不起,直到中日建交,我国也不再追讨这笔赔偿。事实上,放弃追讨战争赔款是因为我们拿不到与损失匹配的“战争赔偿款”。
其次,当时的日本作为美国用来遏制苏联的“工具”,不会允许其他国家逼迫日本缴纳更多的战争赔款,这无疑会削弱日本的实力,影响到美国用日本制衡苏联的战略计划。简单地8说,日本的背后有美国撑腰,我国想要通过对日本施压,逼迫日本缴纳战争赔款这条路根本走不通。别看日本应该赔偿我国,但现实是我国与日本就战争赔款金额根本谈不拢,这笔赔款自然也拿不到。
此外,当时国际形势错综复杂,而那时的我国又与苏联交恶,同时又与美国对立。若非有原子弹“撑场面”,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恐怕会更加艰难。当时中日关系缓和,一旦我国能与日本成功建交,将打开外交新局面。甚至未来通过日本这个“渠道”,我国或许能缓和中美关系,乃至与美国建交。如此一来,国际局面或将被扭转,起码我国不会再承受与两大超级大国对立所带来的压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国才承诺放弃追讨战争赔款,以此为中日建交铺平道路。
最后,当我国放弃追讨战争赔款,换来的可不只是外交新局面。中日建交后,日本为我国提供了大量无息贷款,同时大量日本资金涌入中国,帮助当时的我国渡过了最初发展的艰难阶段。而且日本还为我国与美国的建交牵线搭桥,最终令中美迎来了一段蜜月期。事实上,当年的对越反击战,若一旁没有美国的“威慑”,恐怕苏联会派军队驰援越南,那么战争结果恐怕两说,起码我国的损失会更大。所以,这项放弃向日本追讨战争赔款这个决定也确实为我国换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更为我国打开了当时的外交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