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动车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一汽丰田用一场技术含量拉满的发布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4月22日在上海亮相的bZ5,没有用夸张的续航参数搏眼球,而是把13万级-16万级的价格区间与全系标配200kW电机、激光雷达版16万级的定价策略,写在了PPT最显眼的位置——这很符合丰田一贯的务实作风。



作为丰田在华首款搭载全新Toyota Pilot智驾系统的车型,bZ5的硬件配置相当硬核。33颗传感器里藏着8颗毫米波雷达和12颗超声波雷达,544TOPS算力芯片处理着Momenta飞轮大模型5.0积累的20亿公里真实路况数据。有意思的是,丰田工程师给这套系统加了道“安全锁”,专门用丰田标准重新训练了决策模型,确保自动变道、匝道通行这些功能的操作风格,始终带着丰田特有的谨慎基因。



车身安全向来是丰田的强项。bZ5的电池防护体系堪称教科书级别:碰撞吸能结构用上了潜艇级钢材,冷却系统做了物理隔离设计,连冷却液都换成了绝缘配方。最让人安心的是驻车系统里的双芯片双电源冗余——即便主控芯片突然罢工,备用电源也能驱动EPB电子手刹稳稳锁住车轮。这些藏在底盘里的安全细节,可能不如大屏幕吸睛,但关键时刻能救命。

坐进车内,15.6英寸悬浮屏的边框只有4.8毫米,低温多晶硅材质让屏幕在强光下依然清晰。别小看这个细节,这需要产线升级到第6代OLED制造工艺才能实现。JBL音响系统这次玩起了声学分区,副驾驶前方的低音炮不是噱头,它确实能让贝斯声避开中控台的反射干扰。至于能装三种香味的卡盒式香氛,算是给理工男思维加了点浪漫注脚。



在看不见的地方,丰田把e-TNGA架构的功底发挥到了新高度。电池包底板厚度比竞品多出1.2毫米,这个数据听着枯燥,却直接关系到托底时的抗冲击能力。双电机解耦设计也不是简单的备份,它能实现在0.12秒内切换动力路径,这个速度比人类眨眼还快三倍。可能有人觉得这些技术不够酷,但在东北零下30度的冰湖测试场,正是这些积累让bZ5的低温充电效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8%。



发布会现场三位体验官的出场方式很“丰田”——没有明星带货的喧嚣,财经UP主小lin说现场拆解了bZ5的BOM成本,酷酷的滕用段子调侃车载系统的语音唤醒词,庞博则把智能变色迎宾灯编进了脱口秀。这种接地气的传播策略,倒是和bZ5主打的“五维核心价值”形成了奇妙呼应。



当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董修惠说出“以安全为底色的智能才是真智能”时,背后是丰田28年电动化零重大事故的记录在背书。全国600家门店构成的售后网络,可能不如新势力的直营店光鲜,但当车主在318国道上需要紧急救援时,这些扎根多年的渠道才是真正的保障。毕竟买车不是一次性交易,而是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用真金白银投票的信任。

6月上市的bZ5或许不会成为流量明星,但它把16万级车型的激光雷达、百万公里验证的电池系统、经过20亿公里训练的智驾模型打包在一起时,至少给消费者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在参数狂欢的时代,依然有人愿意为可靠性和系统性买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