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缅甸北部重镇的腊戌,终于安静了,当地居民短期内听不到此起彼伏的枪炮声了。当腊戍的居民,踩着满地的子弹壳,看着路边烧毁的汽车残骸,走上市区街道的时候,迎面驰来了几十辆越野车队。
这些越野车的车身上,都贴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停战监督”的字样,这是来自中方的车队,他们应缅甸政府和地方武装的请求,前来监督缅甸政府军和果敢军对于停战协议的执行。
最终,在中方代表不辞辛劳的努力下,缅军终于与果敢军签署了停战协议,果敢军挥泪撤离了腊戌,而缅军则正式接管了腊戌。
缅甸北部重镇腊戌,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与安宁。
之所以说果敢军是“挥泪撤离”腊戌,是因为当时打腊戌,果敢军付出了比较大的代价,在后来的治理中,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现如今,在果敢军兵强马壮的情况下,让他们主动撤离腊戌,确实心有不甘。尤其是一些果敢的普通士兵,转身离开腊戌的时候,眼中还泛着泪花,只是不停地说,总有一天会回来的。
至于果敢军的高层,自然明白此次撤离腊戌背后的深意,所以都十分理解和配合。
中方此次出面调停腊戌停火、果敢军撤离、缅军入驻,背后有着深层次的考量。
缅甸自从立国以来,就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地方武装,果敢军、佤邦军、德昂军、阿拉干军等等,这些地方武装既互相打,也与缅军打,内战一直持续了几十年,至今仍未停歇。
中方作为与缅甸接壤的国家,也深受缅甸内战外溢出来的混乱:大量的难民涌入中方境内,双方交火的炮弹,时不时会落入到中方境内,中方老百姓的安全无法得到保证。此外,因为内战原因,由中方主导投资的中缅铁路,直至今天还不能全线通车,极大地影响了中方经济的发展。
为了体现一个大国应该承担的责任,中方应缅甸交战各方的请求,经过多次的交流与谈判,终于促成了缅军与果敢军签署了停战协议:果敢军无条件退出腊戌,缅甸政府军接管腊戌。
对于缅甸内战,欧美国家选择了看戏,因为越是混乱的局势,越有利于他们安插自己的势力进去,全然不顾缅甸老百姓的苦难。
此次缅甸腊戌的交战双方,为什么邀请中方出面进行调停?
这是因为交战各方经过长期的内战,已经打累了、打穷了,再也打不下去了,都想要停火,但又害怕另一方违背停火协议,因而必须有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第三方出面调停。
纵观全世界,有大国担当,有足够实力且愿意居中对腊戌交战双方进行调停的,非中方莫属了。
最后,中方也没让腊戌交战双方失望,快速实现了调停,并冒着危险进入曾经的交战区,监督了果敢军的撤离,以及缅军的进驻。
同样是调停战争,中方的调停是“真调停”,而欧美国家在俄乌冲突的调停,显然属于“假调停”。美国挑起了俄乌冲突,结果俄乌冲突打了三年,人民深受其害,特朗普就任总统后总是把调停俄乌冲突放在嘴边,可结果却是越调停,俄乌双方打得越厉害。
果敢军撤离腊戌,并不意味着永远放弃腊戌,只是抽身回去更好地发展果敢地区,厉兵秣马壮大自己。如果缅军有一天撕毁停火协议,那么果敢军的战士们,一定会重返腊戌。
所以,腊戌的调停,背后有深层次的考量,不用过于悲观,对于各方来说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