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这个词牌名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尤其是“如梦”二字,囊括了人生,写不尽凄美。就是它的其他名字“忆仙姿”、“宴桃源”、“无梦令”等,都非常的好听。

相比其它词牌,《如梦令》算的上真正的小令了,只有33字,并且平仄格律简单,五仄韵,一叠韵,整体来说节奏比较明快,韵律十分优美,因此的深受诗词爱好者填写。

别看“如梦令” 篇幅短小,但优秀的作者却能以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深刻的情感,描绘出动人的画面。

从古至今,许多词人都曾以 “如梦令” 为载体,以最简省的笔墨,写尽人间千种风情,创作出了无数经典之作。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个词牌之下的绝美之作。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

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李存勖《如梦令》

回忆起曾经参加宴会的情景,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仿佛让人置身于仙境之中。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分别的时刻,大家满含泪水出门相送。

最后通过反复咏叹 “如梦”,强调了这段回忆美好却又虚幻,就如同梦境一般,残缺的月亮、飘落的花朵,再加上浓重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朦胧、哀伤的氛围,将词人心中那份眷恋和感慨,都融入到了这凄凉的景色之中。

如梦令这个词牌,便是出自李存勖的这首经典之词。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

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

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

秦观《如梦令》

秦观以一个问句开篇 ,再通过描绘眼前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伤春之情。

“孤馆”“梦断” 这两个词,将他的孤独与失落展现得淋漓尽致。连续重复的“无绪“,则强化了他此时心灰意冷的状态。

最后帘外的风雨,进一步烘托出秦观内心的惆怅与苦闷。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秦观《如梦令》

前两句像拍电影特写:黄莺用尖嘴啄花,花瓣被啄得“红溜”一下掉下来;燕子尾巴扫过水面,绿波荡起一圈圈皱纹。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日画面。

后两句“指冷玉笙寒”有点难懂,但可以想象吹笙的手冻得发凉,笙声把小梅花的香气都吹透了,热闹春景立刻降温,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春天的将尽。

最后“人与绿杨俱瘦”最有意思,说人和柳树一样变瘦了——柳枝抽芽变长,人却因为思念消瘦,这种对比很有趣,把抽象的情绪变成肉眼可见的消瘦。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秦观《如梦令》

夜晚像水流把人泡着,风把驿站门窗拍得砰砰响,这环境压得人喘不过气。

最妙的是"老鼠偷看油灯"这个细节,既写出现实环境的破旧,黑夜的孤独,彻夜的失眠无聊,才能发现老鼠的活动。

所以才有连续两次强调无法入睡,突出了他内心的烦躁和不安,最后马叫和人声打破寂静,新的一天又要开始,反而显得昨天这夜太过漫长,未来的路不知走向何方。



【5】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

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苏轼《如梦令・有寄》

这首像给朋友的留言:麻烦帮我告诉东坡的老朋友,我在玉堂深处(指官邸)。

后两句写出了环境的寒冷和孤寂,也表达了他对东坡的牵挂,暴露了对故地的思念心思。

最后“江上一犁春雨是神仙比喻:春雨落在江面,水花像犁地翻起的土浪。两个"归去"念起来像划船摇桨的节奏,配合"春雨"画面,让人真想立刻回到田园。

整首词展现出他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6】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苏轼《如梦令・春思》

开头特别生活化——自己亲手种的桃树李树,现在绿荫浓密结满果子。黄鹂鸟叫(百舌儿)吵醒了他,五更天被鸟叫声惊醒,发现睡过头了。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春日画面。

最后叮嘱“莫忘小桥流水”,不要忘记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那里有小桥流水,有宁静美好的景色,来表达对简单生活的怀念。

就像我们总说“等我退休了要回老家种田”,其实是给忙碌生活找块心灵栖息地。

【7】

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

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

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

曹组《如梦令》

门外绿阴千顷”让人恍惚——门外怎么有这么多树荫?午睡起来迷迷糊糊的状态抓得很准。

接着“两两黄鹂相应”打破寂静,鸟叫声让画面活过来。午睡起来心情复杂(不胜情),漫步走到种有梧桐树的井边,看到碧绿的梧桐树、闪光的井水,风吹动树影在院子里晃。

"人静"越念越轻,强调了环境的安静,最后“风动一庭花影”像定格镜头:树影在地上摇啊摇,时间好像停住了,全词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8】

一夜新秋风雨,客恨客愁无数。

我是卧云人,悔到红尘深处。

难住,难住,拂袖青山归去。

朱敦儒《如梦令》

开头直接说天气变化,风雨把夏天的热气冲走了,也让他的心中充满了客居他乡的怨恨忧愁。

自称“卧云人”想装世外高人,但“悔到红尘深处”直接破功——后悔混迹名利场。

最后“拂袖青山归去”假装洒脱,但连续两个 “难住”,强调了他在世俗生活中的艰难,暴露现实的无奈和心酸:说归隐哪有那么容易?

真的就把"后悔进城打工"的心情写绝了。

【9】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

李清照在这首词中,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游玩经历,那时的她常常在溪边的亭子里游玩喝酒,和朋友喝酒喝到断片,连回家路都忘了,导致天色晚了小船乱划闯进荷花丛,扑棱棱惊飞一群水鸟。

两个"争渡"活灵活现,既有划船声,又有急吼吼的可爱模样,将当时紧张、慌乱而又充满乐趣的情景展现得栩栩如生。



【10】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这首词中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场景,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关切和惜春之情。

开头甩出天气:雨点稀疏但风大得吓人,吵醒了自己,昨天的酒未醒,头疼得厉害。

躺着问侍女“海棠花还好吗?”侍女敷衍答:"还那样"。她立刻怼回去:"笨啊!肯定是叶子多花少了"。

用"肥""瘦"形容植物叶茂花残,比直接说“花谢了”生动十倍。全篇像两个女人的日常拌嘴,却把惜花之情藏在里头。

【11】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纳兰性德《如梦令》

开头画面感极强:成千上万的帐篷里,有人喝醉了。醉眼朦胧中看到“星影摇摇欲坠”,星星都在打晃,说明醉得厉害。后半夜被狼河的水声吵醒(河声搅碎),连梦都被撕成碎片。

最后“解道醒来无味”自嘲:清醒了才发现啥都没意思,还不如接着醉。整首词通过描写塞外的景色和自己的梦境,将他的思乡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表现得深沉而动人。



【12】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

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纳兰性德《如梦令》

这首词描绘了一段偶然的相遇和由此引发的情感波澜。

老式水井打水时轱辘吱呀响,井边满地的落花颜色都褪了,在这样的情境下突然遇见某人,内心复杂,眼神慌乱(眼波难定),说不出话。

有谁能理解他此时的心情呢?从此以后,他只能在竹席的纹路和灯影中独自思念。

“簟纹灯影”最细腻——每天盯着竹席上的纹路和摇曳的灯光发呆。

像极了青春时期遇见自己心动对象,眼神躲闪心里打鼓,最后只能躲回屋里懊恼和后悔。

读“如梦令”时,我有一种看古人朋友圈的感觉,有晒生活的、吐槽的、怀念过去的、喝醉了、睡不着、深夜emo……当真有趣的很。

敬请关注长风

第一时间收看更多好文

图片来源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