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江南之春(三首)

吴国发

2025年4月24日

内容提要:回忆60年前,江南的春天胜过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交织成的最美丽图画。那时,农业兴旺发达,农村欣欣向荣,农民安居乐业,祖国繁荣昌盛。笔者有感于此,遂作七律三首:《江南早春》,《江南暮春》,《江南春耕》。

关键词:七律 江南 早春 暮春 春耕

现在正是江南的暮春。4月20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谷雨,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我的老家在南昌市下属进贤县的北部,鄱阳湖畔。我1965年9月去北京上大学。60年前(1965年前),我在农村度过了二十年岁月。

回忆60年前,江南的春天胜过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交织成的最美丽图画。那时,农业兴旺发达,农村欣欣向荣,农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优美,祖国繁荣昌盛。

美好的回忆引发了我的诗兴,遂创作七律三首。




七律·江南早春

细雨斜风不觉寒,杨柳绿岸见画船。

一双紫燕穿烟雨,八里青山笼雾团。

灼灼桃腮羞粉面,盈盈梨雪秀文苑。

游人皆道春光好,主客琼浆畅饮酣。

注释

(1)“梨雪”指白面书生。

(2)“琼浆”指美酒。元代白朴《阳春曲·题情》曲:“慵拈粉扇闲金缕,懒酌琼浆冷玉壶。”明代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水晶壶内,尽都是紫府琼浆;琥珀杯中,满泛着瑶池玉液。”

七律·江南暮春

残红落尽芦苇稠,碧草连天漫荒丘。

柳蘸池水调黛色,莺衔彩笔绘风流。

一江烟雨藏主阁,十里云水望客舟。

莫愁春去芳华逝,且看新荷立湖洲。

注释

(1)“芦苇”:暮春时节,芦苇在大湖边的洲里和浅湖、溪水中生长。

(2)“新荷立湖洲”,源于宋代杨万里的绝句《小池》中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七律·江南春耕

春风拂柳绿江滩,细雨嫩苗青田环。

白鸽飞翔掠雨幕,乌犍犁耙惊云寰。

杜宇鸣啼催晓月,蓑翁耕耘戴星还。

仓囷待满三秋后,社员金波醉玉栏。

注释

(1)“乌犍”指黑色的耕牛。宋代陆游在《稻饭》中写道:“买得乌犍遇岁穰,此身永免属官仓。”

(2)“杜宇”指杜鹃。杜宇为传说中的古蜀国开国国王,号曰望帝。传说杜宇死后化作鹃鸟,被称为杜鹃。每年春耕时节,杜鹃鸣啼。唐代李商隐七律《锦瑟》有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后面一句说的是杜宇化鹃的故事。

(3)“蓑翁”指穿着蓑衣的农民。上世纪50年代,农民戴斗笠、穿蓑衣防雨。

(4)囷[qūn],古代一种圆形的谷仓。这里“仓囷”指装粮食的仓库。

(5)“社员”指人民公社的社员。那时,农村人民公社正在兴旺时期。

(6)“金波”:美酒的代称。唐代朱长文的《奉谢司封使君宴公临顾园居》有诗句“愧无美酒拈巾漉,难得金波款绪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