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本号文章提到,在仓山区的“滋养”下,闽侯县已经拥有百万人口,跻身全国百强县前五十,并在2024年GDP正式超越仓山。GDP总量和人均都高于仓山,意味着闽侯工作不比仓山难找。这些年来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从仓山搬往闽侯,金山的工厂还一点一点被改成楼盘,南台岛就和厦门岛、平潭岛一样,逐渐“去工业化”搞房地产。后来又想打造三江口CBD,最终福州“陆家嘴”贻笑大方,仓山便越来越像鼓楼台江的住宅配套。

在此背景下,有个让老福州人难以理解的事情变得顺理成章,那就是不少年轻人毕业后首先考虑在闽侯购房,而不是过桥买到仓山。这是因为人家在大学城读书,在高新区工作,多年来早已习惯在闽侯生活,也对这里产生感情,人家觉得落户到县也无妨,就近上班没什么不好。尽管仓山区在教育方面更有优势,人家暂时还没考虑结婚生育的事。

也正是这种路径依赖,让这批年轻刚需被不怀好意的黑中介和炒房客盯上,他们作为重要购买力,让闽侯楼市一直火到2021年,房价也比市区多挺了两年。在这两年间,面对各种咨询,我亲身体会到这些年轻人平时受到地产业内人士刻意误导,涉世未深的人很容易被人反复洗脑。

眼看着闽侯房价跟福州市区比肩,有的“杀猪房”报价比仓山还高。有些人尽管在潜意识里觉得哪里不对,可在黑心从业人员的误导下,居然真就相信商品房有多“糕档”。比如这个群升江山城,位于高新区与大学城中间,旁边有个正荣财富中心商圈,确实是闽侯的核心地段。

然而位置再好也是乡镇楼盘,以往炒房客动不动开价两万多一平方,有些认知能力不强,判断力出偏差的外地刚需就上了当。如今我们清楚看到,这个超级大盘二手房多,法拍房也多,每年不停有人断供被收房。炒房客和接盘侠就是零和博弈,不是你死就是他亡。



时至今日,“县乡房”流拍率很高,今年阿里平台上好不容易拍出一套高层精装房,建筑面积132.32㎡,成交总价130万。这套房的产权证编号带着“2018”,显然是自住刚需接盘在山顶上。最终装修这么好,也就卖到九千多一平方,生意失败血本无归反欠一屁股债。

想当年闽侯有着低首付的优势,看似购房门槛更低,但也要多贷多还。前些年不少人看着自己银行账户自我感觉良好,觉得月供虽高但收入不低可以覆盖。只是他们往往忽略了重要一点:自己当下的“高收入”只是暂时的,看似年终分红几万、十几万,其实这些钱也是由他们自己印出。

房地产如同“印钞机”,通过买房加杠杆来开动。这些购房人没有意识到,他们自己也是“印钞机”上的一颗螺丝钉。钞票印得多的年份自然钱好赚,一旦到了“印钞机”开不动之时收入就会下降。



除了高新区的“码农”,这种敢赌敢贷的心态在地产业内人士身上体现得更加显著。2017年福州新盘大卖都是“日光”,一年轻松赚到佣金几十万,很多销售就此飘飘然。于是2018年拼命贷款凑钱买了套房,想着将来可以翻倍赚。

等到2019年觉得味道有些不对,房子变得不太好卖;2020年突然发现收入大幅下滑。2021年公司“爆雷”,2022年自己被裁,工资被拖欠一年拿不到。随着房价持续下降,以往嘲笑“等等党”的那些话,如今全面反噬到地产业内人士身上。

话说回来,平时有保持阅读的读者会知道,像群升江山城、中海寰宇天下这种炒房比例过高的小区,都被列为反面典型,平日里我总告诫购房人绕道走不要看。相比之下,群升江山城会好一些,毕竟开盘时间较早,一手买入成本较低,所以当前同样精装修的二手房,报价也已降到一万,仅比法拍房稍高。



由此可见,那些房东已不再想赚,只求尽量少亏离场。可惜闽侯楼市巅峰已过,一门心思就近上班的人都已死死套在山顶上,剩下的毕业生和刚需面前有很多低成本的居住选项。仓山已有大把一万以下的新盘,“县乡房”不如“市区房”值钱,这个基本道理正常人都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