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波波罗萨行动入侵苏联。就此将自己拖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中。苏联对德国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劫难,隆德施泰特在二战结束后曾经说过:“俄国的庞大耗干了我们”。老帅的这句话完完全全地展现出了苏联的特点,国土疆域极其庞大,人口众多,但是经济却不富裕,德国打苏联除了石油几乎得不到太多的东西。如果在1941年德国选择不入侵苏联,那英美就不可能登陆被德国控制的欧洲大陆,德国也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英美不可能单独击败德国

以二战中英美表现出来的实力看,他们不可能单独击败德国,光是登陆这一条他们就不可能做到。要知道美国总动员生产直到1943年末才完全发挥所有潜能,此前美国的军队是无法大规模动员,尤其是陆军力量。而且二战时期的登陆战不同于现在,英美即使获得了绝对的制海权、制空权也不可能做到。

如果德国选择不在1941年入侵苏联,那么英美将要面对的将是德国精锐的400万陆军。在历史上盟军1944年登陆法国的时候,德国在东线要面对800万苏军的巨大压力,因此在西线不可能投入全部力量,希特勒东拼西凑了十个装甲师和一堆三线步兵师都能挡住盟军一个多月,并且差点儿将盟军赶下海。



那么面对完全体的德国,盟军该怎么办?并且就算侥幸登陆成功,英美两国都没有过大规模百万人级别的作战经验。要知道在1941年德军可是有三个精锐的集团军群,来一个盟军都可能受不了,来两个就要考虑怎么防御了,三个全来铁定完蛋。

至于二战中盟军引以为傲的战略轰炸,这种战术确实能够给德军造成巨大的损失,但是并不能决定战争的演变。当然英美的海军是占绝对优势的,他们可以将德国封锁在欧洲大陆上出不来,但这种封锁不是紧密的,一定是有漏洞的,起码如果德国集中在地中海地区的话,盟军是不能完全阻挡德军的进攻能力。这样一来德国就可以在北非和中东地区大展拳脚了。



‬斯大林是务实派

很多人肯定会说,这样一来希特勒不担心斯大林会转过头入侵德国吗?确实有这个可能,但是起码在1943年之前斯大林是不想主动挑起战争的。受到现在的历史影响,很多人忽略了苏联也是二战的发起国之一。在1939年夏天,德国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这项条约的秘密条款中规定了苏德两国共同瓜分波兰。

因此在1939年德军在进攻波兰的时候,苏联也在十几天后同步入侵波兰。而之后苏联又接连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芬兰的卡累利阿地区和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地区。外部情况苏联是积极入侵的,而内部情况苏联则非常糟糕,在1937–1938年大清洗虽然结束了,但是大清洗造成的余波还远远没有平息。

由于大清洗期间苏联清洗了太多有经验的军官,再加上1940年苏联启动的军事改革计划,又叠加着第三个五年计划,苏联比德国更需要时间,斯大林不止一次向希特勒表达过友善的信号,甚至对于加入轴心国这个议题并不排斥,多次派出外交部长和德国接触。斯大林是务实的,为了更多的和平时间,他不在乎和谁结盟,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德国在1940–1943年之间最应该干的事就是想办法弄死英国。在美国参战之前的英国本土要比我们想象中更加脆弱,德国派出去几十艘潜艇都差点儿让英国本土断顿了,如果希特勒能更加重视南部战线(包括北非和中东地区),可能二战历史就会发生改变,多米诺骨牌效应会摧毁大英帝国的统治根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