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名中医刘孔江主任拜师仪圆满礼成

古承学堂助力中医师承走出国门



导读



刘孔江

主任医师 教授

南京市名中医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继承人

从事医疗临床工作 40 余年,擅长中药与针灸结合治疗多种疾病,对脑血管病急性期和康复期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对脾胃病,咳喘病,头痛,眩晕,睡眠障碍,面神经炎,耳鸣耳聋,颈椎腰椎脊柱病,膝关节病等疑难杂症有独到之处。曾赴德国法兰克福、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智利等国进行中医文化交流。任江苏省针灸学会秘书长,江苏省针灸临床学会委员,南京市针灸学会理事。

浸润过六朝烟雨的金陵城,正经历一场古老岐黄文明传承的当代演绎。此刻,杜鹃厅中众人见证着中医药传承新篇:两位身份独特的弟子——企业家卢师兄与旅德媒体人胡师姐正式拜入刘孔江门下,为中医国际化与现代化注入新活力。

拜师礼成,三柱线香烟雾袅袅升腾,与满城灼灼杜鹃遥相呼应。青瓷盏中浮动的敬师茶,映照着师徒相携的剪影——徒弟们俯身奉上束脩六礼,从师父手中接过岐黄火种;而恩师回赠《回徒贴》,郑重书写下"大医精诚"的永恒誓言。

呈束脩礼 奉敬师茶

拜入门下 虔心受教







拜师典礼实录



四月的南京城,最热烈的色彩莫过于杜鹃,以最饱满的姿态,将整座城市染成一片绚烂的红。一簇簇花朵如云霞落地,那红色浓得化不开,从深红到粉红,层层叠叠。在城市中交织成流动的锦缎。

本次拜师仪式于南京某酒店的杜鹃大厅隆重举行。现场气氛热烈而严肃,恰似杜鹃花般绚烂,仪式在欢快美好的氛围中圆满礼成。让中医药振兴的当代故事,在这灼灼其华的春色里写下鲜活注脚。

1

校长发言

仪式伊始,由古承学堂刘勋亮校长主持,并作发言。



刘校长介绍了参加拜师仪式的众人:刘孔江主任为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精通中药、针灸、推拿,曾任南京中医大学教授,并将中医传播至德国、哥伦比亚等国。此次拜师的卢师兄深耕实业,以跨界视角探索中医产业创新胡师姐旅居德国多年,致力于以国际视野弘扬中医文化。两人虽路径不同,但皆因热爱中医与文化使命感相聚——卢师兄自幼习医,深知中医乃民族文化根脉;胡师姐则期望以全球经验反哺传统,推动中医智慧走向世界。卢师兄具有跨国履职经历,往返多国,对各国地理人文积累了丰富见闻,有全球视野,在跨文化沟通与国际商务协作领域形成了系统方法论。胡师姐作为中、英、法、德四语种媒体人,曾任某知名媒体资深记者,现为《环球时报》欧洲特约撰稿人,跨文化采编能力突出,其语言优势与学术背景形成独特研究范式。



刘校长说,南京作为“龙脉之地”,是中医复兴沃土。希望两位弟子跟随刘主任认真学习中医岐黄之术,融合实业资源、国际传播与个人专长,推动中医文化惠及大众。

2

师兄发言

在中医拜师仪式上,卢师兄以谦逊自省的姿态分享了自己的求学心路。

01



卢师兄跟诊四个月,感恩恩师教导 。他认为中医应从小植入教育体系,类比古汉语教学,批评当前中医教育推广弊端。他主张中医学习不受年龄限制,应持续精进,虽中年才系统研习,但视之为重启文化传承的幸运,有 “朝闻道夕死可矣” 的精神。他袒露将中医融入生命的热忱,传递 “文化自觉从娃娃抓起” 的呼声,为中医教育改革提供民间视角。

02



胡师姐深情阐述了自己的学医机缘与初心。

胡师姐祖籍南京,家族有行医传统,她认为在此学中医是天时地利人和。她在南京行走时,与金陵地域文化紧密相连,于朝天宫感恩文脉传承,在鸡鸣寺感受民众祈愿,进而将中医视为身心康泰与生命圆满的桥梁。她表示拜师是血脉记忆延续与时代使命担当,期望通过研习中医实现助人身心和谐、物质精神双丰收,以当代药师佛为目标,并承诺谨遵师教,恳请师父与同门督促,展现新生代中医传承者风貌。

3

老师发言

谈及中医传承,刘孔江主任以扁鹊与长桑君的故事激励后学:"当年扁鹊不过是客栈里端茶倒水的舍长,因恭敬侍奉长桑君十余年,得授'上池之水'与秘传医书。饮下灵药三十日后,竟能隔墙见人、洞悉五脏症结。这故事告诉我们:中医大门从不因出身设限,关键在诚心求道。"



对两位学生,刘老师提出殷切期许:1. 经典为基:以《黄帝内经》《难经》为中医学习的源头活水,要反复研读。中医庇佑炎黄子孙生生不息,叶天士温病学说至今仍在抗疫前线适用。2. 实践为本:中医内容博大精深,要重视实践,踏实掌握四诊八纲。端正态度,勤学好问,相关经典和医古文都可请教。3. 文化担当:中医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们肩负着传承发扬、让其走向世界的重任,要让外国友人理解'法于阴阳'的深邃智慧。



"现在你们学中医很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家庭两头忙。但中医事业需要你们这样的师承力量。记住'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成为一名好医生济世救人,为老百姓解决痛苦。"老师殷殷嘱托两位师兄要在中医事业上有所发扬,有所造就。爱护之情溢于言表。

4

拜师环节

接下来正式进入拜师环节,弟子双手托起白瓷茶碗,躬身奉茶,薪火承岐黄。



传统礼节

1弟子正衣冠,献花呈束脩礼,宣拜师贴。

2弟子行拜师礼,奉敬师茶。

3老师授回徒贴及回礼,告诫弟子门规。




弟子奉茶改口称"师父",刘孔江主任回赠《内经》书籍,嘱托"悬壶济世,解天下疾苦"。并用象征医德的尺子,执尺轻叩弟子额头,他告诫:"举头三尺有医德,望你们常怀敬畏。"师训如种子深埋心田——既承千年医道,更担中医国际化使命。

拜师仪式至此圆满礼成。

5

结语

在这个喧闹的时代,人心浮躁,有一群人却能保有内心平静,默默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师承学医,他们不是不知道学中医的苦,而是更明白学中医的乐:既能保全自己一家老小健康,又能在千年智慧滋养下求索大道。衷心祝愿他们,在明师的带领下,实现自己的理想。拜师仪式只是开始,期待未来听到他们更多的精彩故事。古承学堂会一直陪伴着这群可爱的人砥砺前行,让中医文化星火惠及万家百姓。

古承学堂致力于中医人才培养与中医文化传播,自2017年成立以来,已帮助数百名中医爱好者完成了拜师公证。学员通过跟诊师传、学堂授课,积累中医临床经验,考取中医执业资格。目前,古承在上海、江苏、浙江、山西、河北等地与数百名中医明家合作,为广大中医爱好者提供“一站式”中医学习服务及职业生涯发展整体解决方案。2024年,古承旗下中医馆承信余堂成立,打造“一家教你看病的中医馆”,以中医教学门诊为主要特色,为古承学堂开展中医教学赋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