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作业一定要投入200%的注意力,坚决顺利圆满完成施工任务!”4月22日上午8点45分,迁曹铁路滦南站施工现场,中国铁路哈尔滨局哈尔滨工务机械段工长姚恒正在给工友们鼓劲。4月的唐山沿海,阳光初暖,机械轰鸣声中,他正带领15名职工操纵着2台大型养路机械,为这条能源大动脉“祛病”。


工长姚恒正在观察机械设备施工状态

迁曹铁路链接北煤南运的出海通道,是大秦铁路的重要支线,年运输能力最大可达2亿吨。经过整个冬季的大量煤炭运输,这条铁路急需维修养护。“迁曹铁路线路长、要求高,每年4月份,我们都会从黑龙江赶过来支援这里施工,今年已经是第4年了。”姚恒指着作业区段说,他们今天要在3个多小时内完成10公里的线路捣固,为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煤炭运输高峰“保驾护航”。

施工现场,49岁的姚恒奔波在两台大型养路机械之间,他时而爬上机械车驾驶室查看作业参数,确保每项数据精准无误;时而蹲在道床边,用道尺测量线路数据,不放过任何细微偏差。“邻线来车,注意防护!”、“前方2米有信号机导线,夹轨钳注意张开!”、“注意做好测量,不达标地段重新作业!”……大大小小的事项,姚恒都要随时与作业人员保持紧密联系,确保施工安全有序进行。烈日下,他衣服后背的汗渍已经悄然洇成了地图,见证着他的辛勤付出。当最后一组捣固完成时,已是中午12点,他望着笔直的钢轨,眼中闪烁着满足的光芒:“以前人工捣固像绣花,全凭经验手感,现在是‘毫米级施工’,质量提升了不少。”


迁曹铁路施工现场

28年前,姚恒刚刚踏入铁路行业,那时的捣固作业以人力为主,“大伙拿着液压捣固机,一镐下去震得虎口发麻,一天下来胳膊都抬不起来,不仅作业效率低,质量也不高。”如今,他和工友们操控的DWL-48型捣稳车装有48个捣固头,彻底颠覆了传统作业模式。这台集起拨道、捣固、稳定等作业装置于一体的设备,仅需2名司机操控,便可同步完成起道、拨道、捣固、夯实、稳定等多项作业。所有数据通过计算机精确控制,误差在1毫米内,实现了作业的高效与精准。“正是这样精细的机械设备,才满足了迁曹铁路高标准的通行要求。”姚恒看着眼前的“钢铁巨兽”,语气中满是自豪。


姚恒正在检查机械设备

从4月初到现在,姚恒和工友们已经完成了190公里的捣固任务。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他和工友们也进入了施工最繁忙的阶段。为了保障运输高峰安全有序,他们容不得半点马虎。“让每一趟运煤列车安全抵达,让每一度电温暖千家万户,这就是我们离家千里来到这里工作的目的。”姚恒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