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东地区局势再度升温,当地时间4月23日凌晨,美军对也门马里卜省发动3次空袭,引发了胡塞武装的强烈反击,同时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据也门胡塞武装控制的马西拉电视台消息,该组织通过导弹与无人机对美国“艾森豪威尔”号及“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实施新一轮袭击,双方冲突再度升级。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将于5月13日至16日访问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三国,因此此次访问也被国际社会视为特朗普政府应对红海军事僵局与中东阵营分化的关键外交行动。
地区反制力量升级
据官方信源报道,在4月23日凌晨,美军对也门马里卜省发动3次空袭行动,造成了多人受伤与死亡的局面,而在这之后无论是胡塞武装的反击还是美军的进一步行动,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自2024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胡塞武装以支持加沙为名,对红海航道及以色列目标展开密集导弹与无人机攻击,而为了遏制胡塞武装,美军自今年3月起对也门境内目标实施多轮空袭,但效果有限。
近期“卡尔·文森”号与“杜鲁门”号航母编队齐聚红海,美军调派B-2隐形轰炸机至迪戈加西亚基地,显示其强化军事威慑意图,而胡塞武装则持续以低成本无人机与导弹袭扰美军航母及商船,形成“非对称作战”僵局。
美军此次空袭目标集中于马里卜省胡塞武装军事据点,试图压制其导弹发射能力,但据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晚间声明,美军行动“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激化矛盾。
胡塞武装随后向两艘美军航母发射多枚巡航导弹及无人机,成功突破航母编队防空系统,击中“卡尔·文森”号甲板及动力系统,造成舰体损伤。
萨雷亚警告称,若美军继续侵犯也门主权,“红海每一艘美军军舰都将成为合法打击目标”,同时此次空袭并非美军首次在中东制造动荡。
2020年1月,美军刺杀伊朗革命卫队将领苏莱曼尼引发美伊对峙;2023年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军单月空袭超千次仍未能平息塔利班反抗;叙利亚、伊拉克境内美军基地常年遭火箭弹袭击。
甚至有分析指出,美军此次行动或与保护红海航道安全、遏制伊朗影响力有关,但强硬手段或进一步激化地区矛盾。
面对美军的军事行动,中东地区人们不仅没有畏惧,反而是对反美这件行动更加坚定的,向美军进行着反击行动,并使得美军陷入“越打击越被动”的困境。
美国的力不从心
空袭导致萨那工厂严重损毁,多名平民伤亡,胡塞武装称救援工作受阻,国际社会对冲突外溢风险表达关切,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敦促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势失控。
空袭引发也门多地民众大规模抗议,荷台达省民众高呼口号谴责美军“双标”——声称打击军事目标却伤及平民,胡塞武装高级官员布哈伊提指责美军“将红海变为战场”,强调也门人民“不会放弃支持加沙”。
在这样的基调下,若冲突持续,那么红海航运受阻将加剧全球供应链危机,而平民伤亡则可能引发更广泛人道主义灾难。
而不仅是也门此刻所面临的人道主义危机,当前的美国也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它既要应对国内大选压力,又需在红海维护霸权形象,军事行动也呈现出了“短期强硬、长期消耗”特征。
而胡塞武装则依托本土优势,以“持久战”消耗美军资源,因此在此种背景下,双方和解可能性极其渺茫,地区冲突或陷入“袭击-报复-再袭击”的恶性循环。
自4月以来,胡塞武装已击落7架美军MQ-9型无人机,累计击落数量达22架,总价值超6亿美元,尽管美军F-16等战机频繁拦截,但胡塞武装导弹与无人机“蜂群战术”仍显现出强大威胁。
而胡塞武装的这种低成本无人机与导弹的组合,正在迫使美军耗费高昂代价保卫航母安全,同时也凸显了其所面临的战术困境,以及军事力量的力不从心。
特朗普的中东之行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所需要思考的是,该做出什么样的行动才能维护着自身的地位,防止着自身在经济上不会因为中国的反制而受损,在军事力量上继续展现自身的强硬态度。
为此就在近日,白宫突然宣布了特朗普将会于5月13日至16日访问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三国的消息,而这也是其第二任期内的首次外访。
据知情人士透露,白宫正寻求达成总额高达1万亿美元的投资协议,涵盖能源、基建等领域,因此特朗普政府此次访问的核心议题是推动沙特、阿联酋与卡塔尔对美国的经济投资。
而这一数字不仅是一种经济上的政治筹码,更是特朗普为竞选连任打造的“成绩单”,他想要通过展示对美国经济的提振能力,巩固选民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沙特方面将投资与“美国优先”政策挂钩,暗示经济合作需与地区安全承诺形成对等交换。
而在加沙冲突持续、俄乌战火未熄的背景下,特朗普此访必然肩负着多重的外交使命,三国在调解俄乌停火与加沙人道主义谈判中扮演关键角色,尤其是沙特近期促成多轮秘密谈判。
特朗普或借此契机推动各方妥协,巩固美国在冲突调解中的主导权,此外访问也将会聚焦于反恐合作与极端主义治理的,强化与海湾盟友在安全领域的绑定。
尽管官方声明未提及以色列,但分析指出,推动以沙关系正常化仍是特朗普中东政策的“终极目标”,当前以色列与沙特在巴勒斯坦建国问题上的分歧显著,但特朗普政府可能利用经济诱惑与战略压力,迫使双方做出让步。
若此行能实质性推进以沙和解,那么这次的行动必将会为美国在中东所构建的“反伊朗联盟”奠定坚定的基础。
结语
此次访问既是特朗普重塑中东战略的窗口,也是其连任竞选的预热,通过经济、安全与外交的三重博弈,美国试图在中东重构影响力,但协议的落地效果与地区反弹风险,仍考验着白宫的外交智慧。
若美国在访问期间未能有效缓和局势,反而加剧对抗,可能引爆更大规模冲突,迫使美军陷入更深战略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