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1年,一个低调了许久的社会名人,突然出现在公众眼前,他就是中国第一巨人,鲍喜顺。
身高2.36米的他,曾经获得过吉尼斯官方世界纪录,这也是他身上最引人注目的热点。
不少医学专家科普,过量的身高,会给他的身体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负担。
虽然身体有着诸多问题,但谈起现阶段的生活,鲍喜顺总是会流露出十分幸福的神情。
他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也有温暖的家庭,这便是人生的幸事。
过去他曾不听医生的建议,现在他的儿子,身高也已经远远超过了同龄人。
鲍喜顺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他的儿子现在有多高了?
过度生长,疾病缠身
1951年,鲍喜顺出生在内蒙古大草原,他是带着父母的爱和希望而来的孩子,从小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无尽疼爱。
原本他应该和这世界上的其他同龄人一样,享受着愉悦的童年时光,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可是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却展露出和同龄人完全不同的特征,他的身高生长得太快,远远超出了父母对他的预期。
刚满十岁,鲍喜顺的身高就已经超过了一米六,这个时候,同龄的男孩子大多只长到他的肩膀以下部位。
父母担心他的生长激素出了问题,所以把他带到医院检查,可是查来查去,医生也找不到具体的原因,只能告诉父母,这是儿童生长的正常现象。
15岁那年,他的身高已经接近一米九,这是标准的篮球运动员身高,但是鲍喜顺的体型注定与篮球无缘。
他虽然很高,但实在太过瘦弱,这一点,和他从小成长的家庭环境也有很大关系。
父母虽然十分疼爱鲍喜顺,但家中的经济状况实在有些窘迫,尤其是在条件相对落后的草原地区,大部分家庭的一日三餐都成问题。
而他又是个天生胃很大的人,比父母吃得更多,身体需要摄入的能量自然也更多。
可想而知,有限的经济支出和粮食储备,完全无法满足他的身体发育需求,所以他只长个子,身上却不长肉。
而且父母还发现了一个相当可怕的问题,在身体能量不够的时候,鲍喜顺的身体会自动将他支撑活动的能量供给于身高之上,导致他越来越高,却越来越瘦。
远远望去,那个时候的鲍喜顺如同一根竹竿,看起来摇摇欲坠,有时候一阵大风吹过,旁人都怀疑他会被风给吹倒。
由于身高过高,市面上没有适合他休息的床,每天晚上,他只能躺在地板上,尽量在身体下铺着松软的垫子,以此来保证睡眠质量。
长时间在地面入睡,身体受湿气影响较大,久而久之,他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
确诊疾病的时间是1971年,这一年,他才只有20岁,正是人生的大好青春。
同龄的少年迎风招展,意气风发,在太阳底下肆意奔跑,可他却只能默默忍受着疾病的煎熬,在没人看到的角落里蜷缩着。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令他倍感心酸,可是身体上的问题,他又无可奈何。
因为外形条件异于常人,已经20岁的他,完全没有办法谈恋爱,更不会有结婚的可能。
他只能先考虑挣钱的问题,至于其他,他也不抱任何希望,但是,找工作和挣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经常在大街上看着张贴的招聘广告,也尝试过向老板推荐自己,可是无一例外,他都遭到了拒绝。
就在他快要绝望之时,一个机会从天而降。
1971年,他在大街上闲逛时,面前突然出现了一张名片。
递名片的男人自我介绍,他是沈阳军体大院的一名教练,当时正在物色一位篮球运动员,军体大院的性质非常特殊,里面的成员既是运动员,又是军人。
这是一个鲍喜顺意料之外的好去处,这个消息也令他十分惊喜,他自然不可能拒绝。
在与这位教练交谈一番之后,他马上回到家中,简单收拾行李,与教练一起来到了沈阳军区,可是实际的篮球训练,却让他极为挫败。
打篮球是一项高强度的身体对抗运动,要求运动员能跑能跳。
所以每一位运动员不仅要身高出众,还必须拥有综合素质极强的身体,拥有超强的弹跳能力和奔跑能力。
很显然,这些能力,鲍喜顺并不具备。
当时的身高已经达到了两米一,远远超过了其他战友,但是,单薄的身体让他运动起来极为困难。
他没有办法做出起跳灌篮的动作,也没有办法运球快速奔跑,转移位置。
身高上的优势,完全无法弥补他在运动过程中的劣势,不管接受怎样系统和科学训练,他都没有办法克服先天的问题。
再加上风湿疾病经常干扰他的运动,这也导致了他最终的放弃。
那段时间,他也抱着莫大的期望,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
可由于风湿疾病存在的时间太久,医生用尽各种手段也无法根治,到最后,他也不得不接受既定的命运。
如果一直留在军体大院,他既会消耗部队当中的资源,也会在训练过程中拖队友的后腿。
与其如此,不如自己直接选择退出,也给这段令他难以忘怀的经历保留最后一份体面。
1973年,鲍喜顺主动找到教练,告知对方自己想要退出的想法,听到这样的话,教练并不意外。
沈阳军区也不是慈善机构,不可能毫无止境地帮助一个看不到任何起色的运动员,既然没有希望,那不如快刀斩乱麻,大家也算好聚好散。
鲍喜顺带着自己全部的行李,孑然一身地离开,回到了内蒙古老家。
他过着平平无奇的日子,经常对自己产生怀疑,生活的孤独,让他这段时间仿佛置身于黑暗之中。
贵人相助,走出困境
孤苦伶仃的生活一直过到2004年,这一年,鲍喜顺迎来了转机。
一位名叫辛幸的贵人,出现在了他的生命里。
辛幸是一家餐厅的老板,在为餐厅制定营销策略时,他想到了鲍喜顺。
鲍喜顺的身高,是一个相当突出的营销噱头,只要能够请他来帮忙,新餐厅的知名度一定能够马上打开。
他的邀请,对于鲍喜顺来说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长期生活在草原上的他,穿上了新的表演服装,走在街头,走在若干观众的镜头之中,向大家发放传单,和大家交谈。
通过人们的宣传,鲍喜顺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很快,媒体慕名而来,找到他的家中,邀请他接受采访。
生活的转机,全是辛幸为他开启,时至今日,谈起这位人生当中的贵人,他的话语之中也充满了感恩之情。
至于第二位贵人,那就是《北方新报》的记者汤军。
汤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媒体人,非常擅长挖掘热点新闻,在报道鲍喜顺之时,他就已经从对方的身上挖掘到了炸裂式的信息传播特点。
他也算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过去多年的工作经验中,他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像鲍喜顺这么高的人。只不过,这个高度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认证,所以更像是民间的噱头。
如果有一个强有力的证明,那么鲍喜顺将会借助这一机会,很快成为媒体红人。
至于这证明,没有什么比吉尼斯世界纪录更加合适。
身处信息较为闭塞的内蒙古草原,鲍喜顺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了解并不多,听到汤军的介绍,他有些犹豫。
他说:“这个世界那么大,多得是我们没见过的人和事,我确实长得很高,但是在其他国家的人眼里,可能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申请这个纪录,真的有必要吗?”
了解到他的疑惑,汤军再三向他保证,只要申请到记录,他的生活将会发生彻头彻尾的改变。
而且按照他现在的情况来看,申请记录有很大的可能性会成功。
在这位热心记者的帮助下,鲍喜顺跟着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官方工作人员一起来到医院,接受医疗鉴定。
医疗鉴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检测他的身高是否是自然生长而成,确定他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使用过任何激素,另一方面则是检查他的骨骼是否完全闭合,明确他是否还有继续生长的空间。
最后得出的鉴定结果是,他的身高为2.36米,并且完全是自然生长而成。
基于此,他已经成为了全世界长得最高的人,也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官方认证。
此时是2005年,鲍喜顺的名字迅速出现在国内各大媒体和报刊的头条,昔日那个平平无奇,默默无闻的人,如今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中国第一巨人。
他的个人生活,也因此迎来了转变。
温馨小家,生活充实
在很多年前,他就已经确定,自己这一辈子应该与婚姻无缘,他特殊的外形条件,注定会让其他女孩敬而远之,他早已经认命,也不在这件事情上强求。
不过随着知名度的提升,随着他变成中国媒体红人,他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
借助信息传播的力量,他面向大众,讲述了自己想要组建一个小家庭的愿望,很快,一个姑娘便找到了他。
姑娘叫夏淑娟,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循规蹈矩,从来没有做过什么离经叛道的事情,主动认识鲍喜顺,是她在自己的人生中做过的最大胆的尝试。
在她眼中,鲍喜顺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
后来接受采访,她也提到了自己记忆之中的一件往事:“我在新闻上看到他,自己一个人蹲在水池边喂海豚。他的手轻轻地在海豚头上抚摸,眼睛里满是善意。从这个画面中就能看出,他是一个非常善良和非常有爱心的人,我很容易被这样的性格打动。”
或许缘分真的是天注定,他们二人在相识以后,共同话题越来越多,也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
婚后,两个人自然面临着要孩子的问题。
他们一起来到医院检查,医生却非常诚恳的对他们说:“你们的条件,其实并不适合要孩子,主要还是你,你的基因问题可能有些严重。”医生指了指鲍喜顺。
他的身高异于常人,这是先天的基因因素导致的。
如果这个基因遗传下去,孩子在妈妈肚子里或许会快速生长,到时候,胎儿会影响母体的安全,难产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况且,此时的鲍喜顺年纪不小了,综合身体的整体情况来看,医生并不建议他们选择生育。
但是医生所说的道理是一方面,两个人的愿望又是另一方面,他们都希望能够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能够亲手抚养属于自己的爱情结晶。
2008年初,夏淑娟确定怀孕,这一年的10月,她被送进了产房,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现如今,他们一家人在网络平台上有着自己经营的账号,经常会分享生活近况,有时也会开着直播跟大家交流。
现在非常火爆的直播带货潮流,他们也迎头赶上。
在夫妻二人的直播间里,人们常常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这也能够证明他们从事这项工作的诚意。
至于儿子,现在他的儿子已经15岁了,孩子很少在镜头前公开露面。
据他所说,儿子的身高已经快要达到一米八,不出意外的话,他还会继续拔高。
医生根据生理情况进行预测,把孩子最终的身高数据确定为2.2米。
他们冒着风险,生下了孩子,如今这个幸福的家庭,夏淑娟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结语:
20岁那年被疾病折磨的鲍喜顺,22岁那年灰头土脸的回到老家的鲍喜顺,40岁那年失去母亲的鲍喜顺,一定没有办法想象自己后来的生活。
上天是公平的,在为他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他打开了一扇窗。
身高给了他困扰,也给他的生活带来了转机,新的家庭成员的出现,更是让他的未来充满光明和希望。中国第一巨人鲍喜顺:不听医生建议执意生下一子,如今孩子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