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长期关注内地票房排行榜的观众可能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之前宣布撤档的《蛟龙行动》,在这近一周时间内,竟然每日都产出了票房,难道于冬的这部耗资10亿元大片,回炉重造已经结束,再次公映了吗?

非也!

这涉及到一个新词,叫“补录票房”。

4月23日9时左右,内地票房排行榜前六名,均为春节档电影,《蛟龙行动》36万票房赫然在列,在补录操作下,其总票房破了3.9亿。



那什么是补录票房呢?

简单来说,就是影院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上报的票房数据,在后期统一修正后,各大影院经理把这部分票房追加到总票房中。

电影总局下属有一个专资办,就是专门负责电影上院线和票房数据统筹的。

一般会有三种情况需要补录。

第一,影院售票系统崩溃、网络延迟,导致部分场次票房未能实时上传至国家专资办。例如:春节档高峰期,某些小影院服务器扛不住流量,数据滞后。



第二,影院工作人员漏报、错报票房,相信很多人看电影,都遇到了手写电影票的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偷票房”现象。

最为典型的案例便是2024年王俊凯主演的《749局》,受上映之后陆续近40万张“退票潮”的影响,部分影院被质疑通过“虚假退票和补录”操纵票房数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