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女排与土耳其女排的巴黎奥运会上的这场关键对决,尽管我们最终是以大比分2比3落败收场而结束奥运征程,但是客观地说,这其实也算是中国女排在当时的纸面实力的真实反映。球迷们在分析这次失利的原因时,主要集中在两个关键点上。首先,关于教练团队的用人策略,我个人也觉得整个奥运会特别是小组赛对阵塞尔维亚和1/4决赛对阵土耳其时,教练组的战术安排都显得过于保守和僵化,没有适时调整阵容,增加换人次数。小组赛对阵塞尔维亚队时,朱婷因为伤病和体能因素,发挥极不理想,这个信号其实对教练组来说至关重要。我记得曾经有记者采访郎导,问及朱婷回归国家队的最大意义,郎导坦言朱婷的回归就是补齐短板。



我个人觉得当时的教练组还是没有真正理解郎导的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在世联赛期间归队的朱婷的竞技状态其实远没有恢复到她的最佳状态,出于老将的责任,她争取归队助力奥运席位的获得,而朱婷对这支队伍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核心凝聚力和场上经验以及网前的战机把握,也就是说,让朱婷在前排发挥作用,后排轮休。奥运会小组赛打到最后一场时,朱婷的体能已经开始透支,保护好她的健康状态对于像朱婷这样的老将来说尤其重要,长时间的高强度对抗无疑会对其体能和竞技状态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导致进攻效率的下滑。其实小组赛对阵塞尔维亚的这一场球,在小主攻位置上可以考虑前排朱婷+后排张常宁,或者吴梦洁(张常宁替补)的换人策略,保障朱婷的体能的同时,也让吴梦洁多打比赛,让张常宁多找找场上感觉。



同时,有很多同学都诟病刁琳宇的发挥。其实,刁琳宇的表现在某些场次有些波动,主要还是因为她的传球遇到一传不稳的情况时调整能力相对有限的原因。其实,作为巴黎周期中国女排最核心二传,刁琳宇在世联赛、世锦赛、亚运会、奥运会的发挥都是非常出色的。相比国内其他二传手,刁琳宇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加速这方面的能力突出。从配合来说,她能够把王媛媛传出单场得分王,能够在二号位给龚翔宇传出几乎没有弧度的平快球,速度上的优势确实很明显。在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际排联的统计数据将刁琳宇列为最优秀的二传之一。在巴黎奥运会的比赛数据显示她位列二传榜次席,这已经是非常可观的数据表现了。不过在中国女排和土耳其女排的比赛来看,刁琳宇在这场比赛中的表现,确实没有前面几场那么出色。



比赛的第一局里,中国女排的一传和防守都发挥得非常好。有了一传和有效防守的支撑,刁琳宇作为传球手,她的传球准确率达到了65%,这个数字在比赛中算是相当厉害了。但是,当中国女排的一传和防守变差后,她的传球准确率和有效率也跟着下降。中国女排在第二局时,一传和防守起球准确度降到3成(30%),主传球手刁琳宇的传球准确度也跌到了4成以下,在第三局更是降到了3成以下。整场比赛下来,刁琳宇的传球准确度只有32.23%。 对手土耳其二传沙辛的传球准确度更低,只有2成多一点(23.96%和21.95%)。虽然土耳其沙辛的传球不如刁琳宇,但他们是主打绝对强攻点,所以对一传质量的依赖不如我们。土耳其队总共扣球161次,成功了78次,成功率达到了48.44%。而中国女排虽然扣球155次,但只成功了66次,成功率是42.58%。



所以,尽管土耳其女排的沙辛的传球质量不如中国女排的刁琳宇,土耳其队还是赢了这场比赛。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很简单的事实。这个事实就是,刁琳宇的确是世界二传手中的佼佼者。作为球队的攻防枢纽,她已经非常优秀的盘活了整个队伍,我们输球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二传,我们吃亏是吃在了发垫环节和网口上的争夺。对阵土耳其队,我们的一传体系受到很大冲击,遇到瓦尔加斯和卡拉库尔特的大力跳发球时一传被破的情况很多。土耳其队其实一传体系不如我们,但她们打得简单粗暴,一传半到位或者不到位就满世界找瓦尔加斯,依靠她的个人能力去做硬突破。而这个时候我们的拦网环节发挥又不太好,朱婷在前排的时候有好几次是她单人拦网,要靠主攻单兵拦网拦死像瓦尔加斯这样的顶级接应就太难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