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一节堪称金庸全书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桥段,代入主角张无忌的视角,这段剧情简直让人爽翻。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在正邪两道的面前力挫群雄,这种扮猪吃老虎的打脸之感不禁让人大呼过瘾。

不过事后回想这段剧情,其实正道六大门派完全是有机会拿下明教的,毕竟此时武当派只是派出了以宋远桥为首的一众人马,张真人是没有亲自下场。



(张三丰、阳顶天剧照)

此时明教已经被六大门派打得奄奄一息了,即便有张无忌的存在,双方若要斗到底的话,最坏的情况也只是两败俱伤,若是张三丰也到场了,那胜利的天平就必然会向正道六大门派一边倾斜。

换个角度,你若是以少林、峨眉、崆峒、华山、昆仑五派之人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都难免会责怪张真人“为什么不来”,明明是可以灭掉明教的好机会,为何要这么错过?

其实不止是这一次,要知道张三丰是活了近百年,那明教也早已存在了数百年,也就是说,自打张三丰小时候起,就一定听说过明教在武林中作恶的消息,他为何没有为武林除害,灭了明教的想法?

答案或许与四位高手有关。

第一位:方腊

说张三丰对明教有所了解,并不是笔者的推测,而是张三丰初遇常遇春时,金庸就明确提到了他对明教的了解。



(张三丰、常遇春剧照)

说是:“常遇春道:‘张真人,小人拜菩萨的,不吃荤。’张三丰道:‘啊,老道倒忘了。’这才想起,魔教中人规矩极严,戒食荤腥,自唐朝以来,即是如此。北宋末年,明教大首领方腊在浙东起事,当时官民称之为‘食菜事魔教’。食菜和奉事魔王,是魔教的两大规律,传之已达数百年。

从这里不难看出,张三丰早早听闻过明教的强大,一个传承了数百年的组织,自然有些门道,他们有共同的信念,这样一帮人,他又如何敢惹?

宋徽宗时期的教主方腊也算是一位响当当的大人物,张三丰听说过他的事迹,也难免对这个组织有敬畏之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