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七七,前美股上市公司市场总监,深耕母婴行业12年了,努力工作的同时和13岁的儿子“糖球”斗智斗勇。育儿和教育的路上,咱们一起切磋吧~
经常有姐妹和我吐槽自己家孩子写作业磨蹭的问题。
孩子回到家总是先玩耍,很久之后才开始写作业。一旦开始写作业,也是磨磨蹭蹭、写写停停,本该 1 小时完成的作业,硬是能拖到 3 小时。
很多妈妈最后就彻底被孩子激怒了。要么打骂,要么夺命连环call催催催,最后孩子不情不愿地把作业写完,下次写作业继续拖。
情况就像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永远得不到改善。
其实应对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放下焦急的情绪,分析一下孩子写作业磨蹭的底层逻辑,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解决它。
01
为什么孩子一写作业就磨蹭?
1.生理因素
首先我们要承认,孩子做事磨蹭是普遍现象,这源于他们的生理特点。
在小学阶段,孩子大脑的额叶尚未发育成熟。
额叶位于大脑前端,是负责执行功能的核心区域,涵盖注意力控制、计划能力、情绪调节及语言协调等重要功能,堪称人类高级认知活动的“指挥中心”。
由于额叶尚未发育完全,孩子在以下两方面往往不如成年人:
·注意力不足:额叶发育不全使孩子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容易走神。
·时间感知模糊:孩子对“5分钟”“半小时”等时间概念缺乏具象理解,难以合理规划学习节奏。
因此,以咱们成年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完成任务是比较困难的。在愤怒和打骂之前,我们应首先该对孩子多一些理解。
2.逃避心态
除了生理因素,孩子磨蹭、拖延的另一大原因是面对问题时的逃避心态。
对孩子来说,写作业是一项需要付出努力的困难任务,就像咱们工作上遇到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一样。当大脑遇到这种困难问题时,人们都会启动“战斗(fight)或逃跑(escape)”的应对模式:
战(fight):直面困难,速战速决,立即开始努力完成作业。
逃(escape):好难好痛苦,不想写不想写不想写,还是再拖一拖吧……
遗憾的是,大多数孩子选择了“逃跑”模式,从而导致拖延和磨蹭。不过我工作上遇到困难第一时间也会有想逃避的感觉,可以说这也是人之常情吧。
02
有针对性地解决孩子写作业拖延
了解孩子拖延的原因后,我们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克服拖延症了。
以下是一些我查了很多资料,并且在糖球身上试验过后,发现确实很实用的几个方法:
1.降低启动难度,让孩子先做简单的作业
心理学上有一个“5分钟定律”,指的是一件事情只要你坚持做上5分钟,之后再坚持下去就顺理成章,没有那么难了。
将这个原理应用到孩子写作业上,可以让孩子先从简单的任务开始。
例如,如果孩子的作业既有填词造句这类简单题目,又有阅读写作这类较难的题目,不妨让孩子先完成简单的题目。这样可以作为写作业的“启动钩子”,让孩子更容易进入状态。
当孩子逐渐进入状态后,再引导他们去完成较难的题目。而在作业快写完时,可以再安排一些简单的题目作为收尾,让孩子成就感强一些。这种“简单—困难—简单”的模式对孩子来说最为友好。
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先帮忙划分作业的难易程度,等孩子养成习惯或年龄稍大后,再让他们自己进行划分。
2.教孩子使用“番茄工作法”
前面提到,小孩的专注时长通常有限,对时间的感知能力也比较模糊。这时,时间管理中的“番茄工作法”就能派上大用场。
番茄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是一种时间管理方法,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20世纪80年代末发明,它将工作时间划分为固定的时间段,通常为25分钟,这段时间被称为一个“番茄时间”。
图源:史蒂夫·诺特伯格
《番茄工作法图解: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
在这25分钟内,孩子需要全神贯注地完成既定任务,避免任何干扰。25分钟后,休息5分钟,然后开启下一个番茄时间。
图源:史蒂夫·诺特伯格
《番茄工作法图解: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能解决孩子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问题,还能提升学习效率。
研究发现,在1小时内合理安排10分钟的休息时间,不仅不会降低学习效率,反而会提升学习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10岁以下的孩子,由于其专注时长通常达不到25分钟,可以将番茄时间缩短至15至20分钟。
3.让孩子承担写作业磨蹭的后果
虽然不建议打骂孩子,但家长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让孩子明白“写作业磨蹭是有代价的”。
具体做法很简单:将孩子心心念念渴望参与的活动安排在写作业的时间后面。
写作业的糖球
以我家糖球为例,周末下午3点前是写作业时间,写完作业后,他可以玩1小时手机。但如果作业没按时完成,不好意思,那他玩手机的时间就会被写作业占用。
自从采用这种方法后,糖球写作业的效率明显提高,他可不想因为磨蹭而失去宝贵的玩手机时间。
4.多给孩子一些有效的夸奖
人都特别喜欢被夸奖和认可,孩子也不例外。想让孩子好好写作业,家长不妨多给予一些正向反馈。
不过,夸夸孩子也是有技巧的。一定要夸在孩子具体的努力上,这才是对孩子来说有效的夸奖。
比如,孩子按时完成了作业,可以夸他:“我看到你今天一回家就马上开始写作业,这种自律真的太棒了!”
如果孩子的作业字迹工整,你可以夸他:“你的字写得真好看,每个字都写得很认真,一看就是花心思了。”
如果孩子做对了一道难题,你可以夸他:“这道题你用的方法特别巧妙。我看这类题你练了不少,越做越熟、越巧,这就是努力的结果!”
上面这些例子,都是有效夸夸。核心在于给孩子传递两个认知:
·妈妈的确看到了我的努力和进步
·我的努力过程比结果更值得关注
这种真诚的夸夸多了,孩子甚至对写作业这件事的反感都会降低,会更好地推动孩子主动去学习以及变得自律起来。
03
家长绝对不要做的
1.千万不要以当“监工”的心态看孩子写作业
包括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罗杰斯人本主义参与性学习观等教育理论都主张,在孩子年纪小时(比如小学三年级之前),家长最好陪孩子一起写作业。
但是,家长的陪伴很讲求技巧。姐妹们没必要在孩子写作业时坐在旁边死死盯着,也没必要发现孩子哪里写错了就立刻上手纠正。
事实上,多项相关研究都表明,如果父母对孩子学习过分干预、大包大揽,会导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愿思考,依赖性强,一旦脱离父母就不知该如何学习。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种教育专家普遍认可的陪伴方式:
孩子写作业时,我们可以坐在孩子的斜后方,不和孩子靠得很近,降低孩子的心理压力。我们也不要一直盯着孩子,而是可以自己安静地看书或者写作,偶尔也可以走出房间去忙一些自己的事情。这样做给孩子传递的感受是:
妈妈(或爸爸)并不是来监督你的,只是安静地陪伴你学习。
等孩子写完了,我们可以看一看他的作业,把他写得好的地方夸一遍,再帮孩子指点一下不会做的题目,这样就足够了。
2.不要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后给孩子“超级加量”
我有个关系还不错的同事,对孩子要求比较高,看不得孩子闲着。她家孩子原本写作业很麻利,但是她看到孩子作业写完了开始玩就受不了,总给孩子找一些题“加餐”。
这么做没几回,她家孩子就成了坚定的拖延党,写起作业那是能拖多久就拖多久。想想也是,作业写得快,结果换来更多的题,谁愿意啊?
提起这事儿,我那个同事挺后悔的。我觉得咱们作为成年人,对工作“干得越好,活越多”现象这么痛恨,又有啥不能理解孩子的呢?
如果孩子作业做得又好又快,那省下来的时间就交给孩子自己支配就好了。
3.不要在孩子写作业时看电视、刷手机
对于任何一个家长来说,这点都挺难的。我超爱刷短视频,但糖球写作业时,我一定会克制住自己不碰手机。要么读书、要么写稿子、或者做做瑜伽。
总之,我反复告诉自己,不能在糖球努力写作业的时候,我一个人在旁边玩得不亦乐乎。
因为孩子还小,他很难理解大人上班有多辛苦,但他们能实实在在看到父母在家做什么。如果父母一直看电视、刷手机,孩子肯定也会有样学样。
要是逼孩子学习,孩子心里肯定不服气:“你们都在玩,凭什么就我学习?”
在孩子小的时候,“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不过我想这对咱们家长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培养更好的孩子的同时,我们也能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最后,也想和大家说,咱们对孩子的要求也没有必要太高,别一看到孩子拖拉磨蹭就急火攻心。多理解、多支持,一点点培养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就好。
毕竟,扪心自问,作为成年人,咱们真的能做到时刻不拖延,不逃避吗?好像也没有吧。所以,不如就和孩子一起,和“拖延症”战斗到底!
姐妹们,你们是怎么应对孩子写作业拖延的呢?有没有什么有用的“小妙招”,亦或有一些不知道怎么解决的苦恼?欢迎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
你可能还喜欢读
原创不易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请多多点赞、在看、转发支持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
和“拖延症”斗争到底
姐妹们有商品、育儿等方面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找“大管家”,她贴心又靠谱,包解决,包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