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市场新闻

1、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1.07%,纳指涨2.5%,标普500指数涨1.67%;科技股领涨,特斯拉、英特尔涨超5%,亚马逊、Meta、博通、AMD、台积电涨逾4%,英伟达涨近4%,苹果、谷歌涨逾2%。区块链概念股继续走强,嘉楠科技涨近7%,Riot Platforms涨超5%,Bit Digital涨逾4%。中概股表现强势,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93%;小鹏汽车涨逾7%,蔚来涨近5%,向上融科、富途控股、哔哩哔哩涨超3%,阿里巴巴、拼多多、百度涨超2%。

2、国际油价走弱,美油主力合约收跌2.18%,报62.2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跌1.97%,报66.11美元/桶。国际金价继续调整,现货黄金跌2.71%,报3287.94美元/盎司,此前一个交易日最高涨至3500美元的历史高位;COMEX黄金期货跌3.45%,报3301.50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涨2.01%,报33.88美元/盎司。欧洲三大股指集体上涨,德国DAX指数涨3.14%报21961.97点,法国CAC40指数涨2.13%报7482.36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9%报8403.18点。

(二)行业掘金

1、4月23日,国际星闪联盟官微消息称,中国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功举办了“具身智能+新一代通信标准技术研讨会”。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国际星闪联盟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机器人技术与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的融合,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标准化与产业化发展。此次合作旨在打通机器人本体感知、通信与决策的关键链路,加速多机器人协作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点评:具身智能是指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赋予它们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方向之一。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典型代表,被视为实现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之一。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正逐步走向产业应用,推动专用机器人向通用机器人发展。随着AI大模型加速驱动及科技公司研发积极推动,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加速打开。预计未来五年,具身智能的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有望在2026年突破万亿规模。概念股包括汉威科技、汉宇集团、东土科技等。

2、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介绍,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投融资、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逐步增强,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和第三大贸易投资货币。近日发布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有两个核心要点:一是突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二是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稳步前进,成效显著,特别是在跨境金融服务领域先行先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经验。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达到29.8万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国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的47%。

点评:2025年3月,央行宣布数字人民币(e-CNY)跨境支付系统接入东盟十国及中东六国(沙特、阿联酋等),全球38%贸易额或将绕过SWIFT系统。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合作,建立跨境支付系统(CIPS),作为替代方案。CIPS目前已连接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国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e-CNY)的发展,有望成为未来国际结算的重要方式。央行数字货币桥模式的跨境支付,突破传统跨境支付模式的局限,该支付方式无需代理行中转。概念股包括四方精创、科蓝软件、宇信科技等。

3、根据集邦咨询最新的内存现货价格趋势报告,在DRAM方面,OEM厂商正在逐步增加库存水平,以确保在关税政策明朗之前拥有安全的库存量,而DRAM供应商也同步上调了DRAM产品的现货价格,幅度在8-10%之间。由于存储原厂减产和生产节奏影响,NAND供货吃紧,美光、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厂商均将从4月起提高NAND闪存报价,NAND价格回涨速度高于原先预期。2025年以来DRAM价格表现分化,DDR5等高档产品价格回升明显,中低端DRAM价格表现平淡。

点评:海外存储原厂库存较高峰期已有明显去化,下游应用或处于调整库存的后期阶段。国内模组和利基型存储等行业存货显示行业或将见底回升。随着AI训练和推理对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数据中心对HBM、大容量DDR5及企业级SSD的存储需求同步增加,AI与云服务成为存储需求核心驱动力。随着存储上游控产、库存消化,以及AI应用扩大带来企业数据中心eSSD、大模型本地部署和终端换机等新增需求,行业供需关系或将逐步改善,存储价格和需求有望逐步回升。概念股包括同有科技、香农芯创、朗科科技等。

4、4月23日,2025上海国际车展期间,广汽埃安与滴滴自动驾驶强强联合,推出全球首款具备全球适应能力的前装量产L4高度自动驾驶车。据悉该车将于年底量产交付,明年实现规模化运营,2027年将推出面向个人用户的L4车型。另外,4月22日,华为在上海举办了一场智能技术大会。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门的首席执行官靳玉志宣布,正式推出华为乾崑ADS 4 L3级别的高速商用解决方案。

点评:目前全球智能驾驶行业呈现显著技术升级与市场渗透加速态势。在渗透率方面,在渗透率方面,2024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渗透率已连续五个月超过50%,乘用车L2级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2024年上半年就已超过55%,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已超65%。。当下智能驾驶已成为新车竞争的焦点,车企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纷纷加快L3车型的研发和推出。2025年大模型、自动驾驶辅助等智能技术将快速产业化,技术拐点已经出现,随着中高阶智驾渗透率提升,产业链公司受益。概念股包括东土科技、中海达、四维图新等。

(三)避雷针

沪硅产业:公司4月23日晚间公布年报,2024年营业收入33.88亿元,同比增长6.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71亿元。受行业市场环境的影响,由于产品平均单价受市场影响有所下跌,特别是200mm硅片的平均单价下滑显著,对公司报告期内业绩表现有较大影响,经测试,公司并购Okmetic、新傲科技所形成的商誉在报告期内需减值约3亿元,对报告期内利润表现造成重大影响。

炬光科技:公司4月23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某欧洲知名汽车Tier1客户AG公司通知,其某终端客户因战略规划调整,决定取消原定上车车型的激光雷达功能配置,进而导致原定车型的零部件项目取消。终端客户明确表示,此取消决定系基于该终端客户自身战略规划调整,与AG公司及其供应商无关。上述取消的定点项目原计划量产时间为2027年,原预计项目生命周期内需求量约15万套,目前仍处于开发验证阶段。

*ST吉药:公司4月23日晚间发布公告,截至2025年4月23日,公司连续二十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公司股票将自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开市起停牌。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而被深交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的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宝鹰股份:公司4月23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预计2024年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负值,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在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后,公司股票交易将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