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春日的周三,梵蒂冈城的街头,等待瞻仰教皇方济各遗体的人群绵延数个街区。因排队人数众多,梵蒂冈官员考虑延长瞻仰时间,好让信徒能前往圣彼得大教堂,向这位已故教皇表达最后的敬意。
当天早些时候,方济各的灵柩被抬上木制平台,从住所穿过圣彼得广场运往圣彼得大教堂。据估计,约2万名哀悼者见状,爆发出持久而低沉的掌声。
这位88岁的教皇于周一在圣殿中突发中风,陷入昏迷后离世。如今,他身穿红色法衣,头戴传统白色主教冠冕,双手握着念珠,安静地躺在敞开的棺材里。
在圣玛尔大之家教堂举行的仪式上,爱尔兰裔美国枢机主教凯文·法雷尔说:“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将教皇方济各的遗体送往梵蒂冈大教堂。当我们离开这所房子时,让我们感谢上帝通过他的仆人教皇方济各赐予基督徒的无数恩赐。让我们祈求上帝以仁慈,赐予已故教皇永恒的天国之家,并安慰教皇家族、罗马教会以及全世界的信徒。”
从世界各地赶来的哀悼者,诉说着对方济各的敬意与不舍。来自意大利北部的玛丽亚·皮亚·卡鲁索专程来到罗马,她说:“我们希望他的继任者能够继续这些变革,不要走回头路。”英国的雷切尔·麦凯感慨:“方济各让教会对每个人都非常亲近,对每个人都具有包容性。他就像我们家的一员,是我们心中非常亲近的人。”美国人亚历克斯·伦茨作为第一批排队的哀悼者,难掩内心激动:“这太不真实了……看到遗体并记住他所代表的一切非常重要。”
尽管此前在一些政策上存在分歧,副总统万斯在印度访问时表示,不会谈论过往争端以免“玷污”教皇的遗产。他称赞道:“我认为他是一位伟大的基督教牧师,这也是我选择纪念教宗的方式。”
目前,继任方济各的人选尚未明确,但来自菲律宾的改革者路易斯·安东尼奥·戈基姆·塔格莱和意大利的梵蒂冈外交官彼得罗·帕罗林被视为热门候选人。67岁的塔格莱常被称为“亚洲方济各”,他的当选或意味着方济各致力于社会正义的理念得以延续;70岁的帕罗林则被看作是梵蒂冈进步派和保守派之间的妥协之选,他在拓展欧洲以外地区关系上经验丰富。
按照原计划,圣彼得大教堂周三开放至午夜,周四上午7点至午夜重新开放,周五上午7点至晚上7点开放,供信徒表达敬意。不过,因排队人数远超预期,梵蒂冈宣布“梵蒂冈大教堂的开放时间可能延长至午夜之后”,但具体细节尚未公布。
周五晚上8点,法雷尔将主持教皇灵柩的密封仪式,周六上午10点,葬礼将在圣彼得广场举行。值得一提的是,方济各是阿根廷人,也是1300年来第一位非欧洲裔教皇,他希望被葬在罗马的圣母大殿,而非众多前任安葬的圣彼得大教堂。
此外,白宫宣布特朗普总统将于周五上午前往参加葬礼,周六晚返回。英国威廉王子、首相基尔·斯塔默,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以及阿根廷、巴西、乌克兰等多国元首也将出席。俄罗斯总统普京不会出席,俄方代表团成员仍在确定中,中方代表团出席计划暂未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