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越野车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硬核通过性”的单一标签,转而追求“全场景、全智能、全维度”的终极体验。
东风猛士M817的横空出世,恰如其分地踩中了这一时代脉搏。作为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满血智野SUV,M817以“铁血猛士+满血华为”的双生基因,不仅重新定义了智能电动越野的标准,更以“九边形战士”的姿态,向市场宣告:硬派越野的2.0时代,已经到来。
一、“硬汉”拥有“最强大脑”
猛士M817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智”与“野”的完美平衡。作为首款基于华为“天元架构”打造的车型,M817从底层电子电气架构到上层应用,实现了硬件平台化与软件服务化的深度融合。这一架构的先进性,直接体现在乾崑智驾HUAWEI ADS 4(参数丨图片)的落地——该系统通过全向防碰撞系统CAS 4.0,在全时速、全方向、全场景下提供主动安全防护,甚至支持跨城车位到车位的自动驾驶功能。
更令人惊叹的是,华为的“最强大脑”并未削弱猛士的硬派基因。M817的命名中,“M”代表军标级越野传承,“17”则象征17年军车研发底蕴。这种“硬核技术+智能进化”的双螺旋结构,让M817既能轻松应对极限地形,又能以鸿蒙座舱、星闪钥匙等科技配置,满足用户对智能交互的极致需求。
传统越野车常被诟病“智能化不足”,而城市SUV则缺乏硬派实力。M817的“智野双生”模式,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为行业提供了“全都要”的解题思路。
二、“5+2+2”哲学
猛士M817的野心,不仅是成为一辆越野车,更是成为用户生活的“超级装备”。其提出的“5+2+2”场景理念,直击当代精英人群的痛点:
5天工作日:城市通勤模式下,M817以低风阻设计、智能驾驶辅助和静谧座舱,化身高效出行工具;
2天周末:短途自驾时,超大空间与“移动别墅”功能(如可拓展露营模式)满足家庭需求;
2个长假:长途穿越场景下,35英寸大脚胎、军标级底盘与宁德时代骁遥越野电池,确保其无惧极寒与复杂地形。
这种“一车多能”的设计逻辑,本质上是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拆解。M817不再局限于单一场景,而是通过模块化技术(如可切换驾驶模式、智能空间管理),实现从城市到荒野的无缝切换。
三、“硬核”保驾护航
猛士M817的“硬核”绝非纸上谈兵。其搭载的宁德时代骁遥越野电池,电池包强度远超国标,即便在极寒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输出;配合华为乾崑智驾的全维度安全防护,M817在主动安全(防碰撞)与被动安全(电池结构)上形成双重护盾。
值得一提的是,猛士对“军标级”的执着:从分体式越野保险杠直接连接副车架,到35英寸轮胎的抓地力设计,每一处细节都经过极端环境验证。这种“技术冗余”思维,正是硬派越野区别于城市SUV的核心——它不追求参数上的极致,而是确保在最恶劣条件下仍能可靠运行。
智能电动车时代,“安全”的定义已从机械耐用性扩展到数据与系统的全域可靠性。M817的军标基因与华为科技的融合,为行业树立了新标杆。
四、雄魂美学2.0
猛士M817的设计,是一场东方美学与现代科技的对话。雄魂美学2.0以“东方醒狮”为灵感,将力量感与智慧感融为一体:
“狮吼格栅”与“醒狮机罩”的组合,既延续了猛士家族的威严,又通过极窄边框后视镜等细节降低风阻;止戈为武大灯取材古代兵器“戈”,尾灯则以火箭发射为灵感,用298颗超红LED打造“深红色光幕”;分体式保险杠、大尺寸轮包等设计,在提升通过性的同时,保持了视觉上的协调统一。
M817的设计证明,中国品牌完全有能力将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全球化的设计语言,而非简单堆砌“中国元素”。
结语
猛士M817的亮相,不仅是东风与华为技术实力的集中展现,更是一次对行业规则的重新洗牌。它用“九边形战士”的全面性,回答了市场对智能越野车的终极期待;用“华”系天花板的技术整合,证明了自主品牌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当其他车企仍在电动化与智能化之间摇摆时,猛士M817已凭借“铁血+满血”的双生基因,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赛道。2025年三季度上市后,这款车或许将真正掀起一场“智能越野平民化”的革命——而这场革命的起点,正是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