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等人,没资格。国家规定不是给你这种人的。

当劳动者正常询问休息权益时,换来的却是充满等级偏见的羞辱——这场本应平等的招聘沟通,为何演变成权力不对等的“语言暴力”?透过这一极端案例,我们不得不审视:职场中,劳动者合理诉求与畸形用工观念的冲突,究竟该如何破局?



近日,一张聊天截图在社交平台引发轩然大波。一位求职者在招聘平台向佛山市某商贸有限公司询问工作是双休还是单休 ,得到单休答复后,求职者礼貌回复称对单休没兴趣。没想到,这一正常回应竟惹恼了该公司品牌总监王某明。



王某明瞬间“变脸”,怒怼求职者:“你几斤几两,有工作都不错了,还要求双休?”面对求职者提出双休是国家规定的反驳,王某明不但没有收敛,言辞更加激烈,称“国家规定不是给你这种人的”“你没资格”“下等人” ,其言语傲慢无礼,态度嚣张至极,充满了对求职者的歧视与羞辱。



这事儿在网上热度一路飙升,持续发酵。就在 4 月 22 日晚上 11 点,被舆论压得喘不过气的王某明,终于在社交平台发了封道歉信。



他在信里说,自己对情绪失控时说出“下等人”这种侮辱性言辞,羞愧得不行,还郑重向所有被他不当言论伤害到的人道歉。可话锋一转,他又开始解释,说求职者后来用“没钱学什么开公司,丢人现眼”“滚出去”这些贬低他和公司的话攻击他,一下子就把他情绪给点爆了,所以才选了这么错误的回应方式。



但王某明这解释加道歉,大部分网友可不买账。好多网友直接指出,瞅瞅那聊天记录,明明白白是王某明先对求职者超级不尊重,上来就用侮辱性语言。结果到了道歉声明里,他居然倒打一耙,把责任往求职者身上推。这哪是真心道歉啊,分明就是给自己找借口开脱。

4月23日,王某明证实自己正处于舆论谴责之中。截至发稿,该公司发布在boss直聘、58同城等各大招聘平台上的招聘信息均已被撤除,其发布在社交平台的道歉信也消失不见 。同一天,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针对此事回应称,由于求职者与涉事公司尚未签订劳动合同,双方不存在正式劳动关系,所以该事件属于民事纠纷范畴,需要双方通过私下协商途径解决。工作人员还补充说明,求职者有权要求招聘人员王某明公开赔礼道歉,并且可以主张一定数额的精神抚慰金。若王某明拒绝履行,求职者可依据法律,以侵害“人格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他先说人家几斤几两的已经先羞辱了别人,竟然在道歉信上说别人骂他才情绪失控的,而且上面特别标明网民网曝他,这是道歉吗?妥妥的为自己辩解罢了,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他虽然道歉了,但并不会改变他的三观,他会道歉只是迫于舆论压力和公司负面影响而已。

现在就业也困难,而法休最近又频频热搜,出现了许多求职者追捧,殊不知目前这种困难局面下,唯有互相理解协调才能良性循环。



直接就出口伤人,太没品了!求职者也是人啊,又不是来受气的。这种公司就该曝光,让大家都知道他们这副德行,以后谁还敢去他们那儿工作!真把人给气坏了,这种侮辱人的做法,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有的人手里有一点权利就要最大化去为难别人,这个HR也不是什么很了不起的阶层嘛 本质也是替别人打工的而已 ,求职者说话虽然直接了点,但是没有不礼貌的用词吧,一下就破防了,大骂别人,本质就是自己想完成招聘指标,结果不成,就恼羞成怒了,想pua别人,还不成功,最后装起大尾巴狼,自认为高人一等。

写在后面

这一事件提醒其他企业,要重视招聘人员的素质培养和言行管理,否则可能因个别人员的不当行为而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导致人才流失,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大家怎么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