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发于微公号:在日寻唐2
我家附近的路都很窄,是单行道,车子只出不进。要想回家的话,还要走另一条路绕行。也可以这么说,除了大阪市区里的几条主干道外,其余的路,多也是单行,都窄。
路窄些也好,可以有效的治疗“懒病”,为省去开车的不便与麻烦,所以我尽可能的选择骑车出行。
早晨,我骑车穿行,在熟悉又狭窄的路上。两边都是整齐、独栋的民居,虽说居住时间久了,可我也鲜有遇到从房子里外出的人,只是从每家门前的姓名标识处,知道这是岸田家,那户是高野家。
骑车时,有时我会抱怨几句:路窄也就算了,还没有一条路会修建的横平竖直,再时不时来份惊喜,爬个坡,躲个车的…
日本的路和城建,一百年前就如此了,想必一百年后也不会变。我去到过很多古老的小城市,越古老的地方,路是越显狭窄紧凑。房子作为固定不变的永恒建筑,街道始终要为房子让路,不可拓宽,不可笔直,只能狭窄着无限续存,像诉说着自己过去的历史,像印证着自己未来的命运。
街拍,一棵树种出好几种颜色来, 被惊艳到了
我今天目标明确的出门,就是要穿越两条街,去到商店街上的中华物产店购买炖肉的调料。
经营中华物产店的老板,是位中年大叔,货不全,他也不显十分上心,能不能买到,有时全凭运气。我就是抱着,碰运气的心态,单纯地跑上一趟。如果买不到的话,那就做成日式口味来吃,也能接受。
我骑行在单行的道路上,与缓慢行驶的汽车齐头并进。去物产店的必经之处,还要经过一个铁路道口。汽车到此,必会放慢速度,停顿观察待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行。
所以路上的车子,排起长队来,一顿一顿的,行驶并不通畅。骑自行车,则显得自在许多,省去了停车驻足观察路况的许多担忧。
我顺路下坡, 一路轻快,赶超过了好几辆汽车。迎面,看到远处,有辆自行车冲我逆向行来,距离尚远。前面,路旁还有棵电线杆挡路,我已经找不到避让,可供两车相错的空间了。
就赶紧骑行至电线杆跟前,刹车,躲藏在了杆子后面。静待对面骑行的人经过后,我再行驶离。
我停车后的视线,大半被眼前的电线杆遮挡,是看不到对面路况的。此刻我也无意做细致观察,只能感觉到逆向车子的驶近,只是静候着让行。
还相距数米,被电线杆相隔,我就听到了对面传来的声音:おにちゃん、ごめん!(大意为“哥哥,抱歉啦”)
听到他向我招呼,我才注意到对方,是位面相年过70岁的老人了。他骑行的速度缓慢,似是也刚从商店街上购物归来,顺着声音,从我身旁略过。
我们才有了第一次对视,我微笑着向他点头表示回应,他也看向我,又说了句:おにちゃん、ごめん!
随后又听到他“嘿嘿、嘿嘿”,还是不急不慢的声音。这笑声里,也饱含着对方,“给他人添麻烦了”而带有抱歉的善意。
擦肩而过后,我也会意地笑了起来。刚才回应老人的笑,是出于礼貌,是逢迎,是假意。而我现在的笑,是忍俊不禁,是明媚,是暖意。
老人的言语习惯,让我想到了天津人,遇到对方,不管自己年龄多大,也不问对方多大年纪,上来就用浓重的津味儿喊姐姐(jié、jiè)。其实日本人也有这个习惯的,这次我被路遇骑行的老人喊了“哥哥”,年芳5岁的珍珠也曾被卖菜的大婶喊过“姐姐”。
街拍~不知道这是什么花,很漂亮
今天有运气的成分加持,我到达中华物产店后,顺利买到了需要的佐料,还多购得了一瓶老抽和料酒,准备回家施展厨艺,制作美味。
在回去的路上,我又遇到了一位老人。闲暇的时间,他出来遛狗。
养宠物的人家很多,猫可以宅在家里,狗则需要常带出来溜一溜。我常常遇到遛狗的路人,大多他们都“左牵黄,右背包”。包里至少装有一些报纸和一个简易的水瓶。看到狗狗沿街撒完尿以后,立即用瓶子呲水迅速冲一冲。
狗狗在街上大便以后,主人会赶紧用报纸将其捏起来,包裹好,再放进随身携带的袋子里。所以,这里会很少很少看到街上,遗留有宠物的粪便。不过头顶则需要十分注意,不经意间从树下经过时,常可能会飞来横祸,被藏匿的鸟,空袭一头。
而这个遛狗的老人,还随手携带着一个夹子,来随手捡拾地上的垃圾,哪怕细小的碎屑。
他拿的夹子,并不是专业捡垃圾的那种,而更像是厨房专用,短柄的。所以,他每拾捡一点垃圾,都需要深弯下腰或者蹲下,尔后将垃圾捏进袋子里,才可完全直立起身,继续前行。并且我看他,一路都在不断反复着蹲下和起立的动作。他在遛狗,被拾捡的纸屑与垃圾也在遛他,真是一举两得。
遛狗并拾捡垃圾的老人
远去的身影
纵观整个日本,除了个别景区以外,沿街是没有垃圾桶的。就连景区,也寻不到环卫工人。干净的城市环境,需依靠每个人自觉的卫生习惯来保持。当然也有如我遇到遛狗老人这样,有一批自觉养成个人卫生习惯的人,同时在更自觉的拾捡着无关自己的垃圾。
今早出门买上一趟调料,真是赚到了。路遇两位老人的“笑”与“行”,都给我带来了很深的触动与慰藉。不经意间,相遇路人的这份善意,比所有表演式的人间真情都深入我心。他们看似无为,他们心中有爱。
哪怕回想起来,有那么一刻,我直面他们,都能令我心生暖意,都能照耀着我,以这份淳朴璀璨的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