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双手肘关节以下截肢的女孩蹲在地上,将卫生巾放在膝盖处,试图用双臂撕开卫生巾包装,多次尝试无果后,她用嘴将粘贴式开口撕开,用双臂夹出卫生巾。近日,28岁的无手女孩许方燕在微博上发布了这条“没有双手的女孩如何更换卫生巾”视频,呼吁卫生巾商家能推出对残障女性更友好的产品,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讨论集中在一个看似日常却被长期忽略的问题上:残障女性,尤其是上肢残障女性,如何更方便地使用卫生巾?
许方燕七岁时因意外截肢,花了七年时间才完全学会独立生活。打开包装、粘贴卫生巾,对大多数女性而言,是十几秒钟就能完成的动作,但对许方燕来说,需要两分多钟,最初不熟练时甚至要十几分钟,过程中经血也会弄脏裤子。许方燕告诉新京报记者,为了减少更换次数,她几乎只使用夜用型卫生巾。
在接受采访时,她提出了自己对无障碍经期用品的设计想法,比如,针对独臂人士设计弹开式开口,针对完全无臂人士设计加拉环的月经裤。许方燕坦言,这只是她的初步设想,目前,她正在积极征集其他残障女性的使用经验,希望把个体困境转化为系统性建议,推动这类产品的设计改良。
许方燕的艺术照。 受访者供图
以下是新京报记者和许方燕的对话:
让更多人了解残障女性更换卫生巾的不便
新京报:对你来说,市面上的卫生巾有哪些使用不便的地方?
许方燕:首先是包装难以开启;再就是卫生巾后端会粘在一起,健全人也可能会遇到这个问题。不过,她们可以用手将它捋平,但对我来说很困难。
一开始我练习更换卫生巾时,可能需要10到20分钟的时间,有时候也会贴不牢或贴歪。更换过程过长,血有时候会滴到衣服上,我就非常崩溃,尤其是外出的时候,会更尴尬和无助,有次我自己躲在卫生间里哭,想着:我该怎么办才好?这样怎么走出去?
不过,经过多年的训练,我已经克服了大部分问题,但我在想,完全没有手臂的人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我看到一位叫“大脚罗凤枝”的无臂女性发的视频,她需要坐在马桶上,再把凳子放在特定位置,然后用脚夹起内裤,放在凳子上捋平,再用脚夹起卫生巾,双脚打开卫生巾贴在内裤上,再用脚捋平。(实际)更换的过程基本不可能穿外裤。
穿好后,她需要借助一个长长的铁钩,用嘴咬着钩子,钩住内裤往上提。她面临比我多得多的困难。我觉得卫生巾产品最迫切的改进,是要针对“大脚罗凤枝”这类完全没有手臂的女性。如果处于生理期,她们基本无法外出,这会带来很大困扰。
新京报:你会因为这些不方便而改变自己的使用习惯吗?
许方燕:我是能不换就尽量不换(卫生巾),日常都是用长度更长、吸收量更大的夜用卫生巾,这样能维持更长时间,也能减少滴到裤子上的可能性。
新京报:为什么想到要拍摄一条视频,把这些不便和困扰展示出来?
许方燕:我本身在做自媒体,用视频记录自己“无手”的生活。有一天我收到四川一位学生的私信,说自己想为手臂残疾的女性设计一款使用方便的卫生巾,对方说,作为一个健全人,无法想象我们更换卫生巾的困难,所以希望从我这里获取一些意见和经验,以便设计出更合适的产品。
当时,我很震惊,也觉得很暖心。有健全人在为我们这个群体思考,是一件很好的事。我答应那位学生后,觉得仅用文字描述的方式没法让对方了解我是如何完成这些动作的,所以我决定拍视频来展示。拍完后,我又想,不如上传到我的自媒体账号上,让更多人了解这个过程。
新京报:这毕竟也是相对私密的话题,你发布视频时有没有顾虑?
许方燕:坦白说,我没有过多纠结,唯一担心的就是被我男朋友的家人和亲戚看到,某些观念传统的长辈可能会认为我这是不雅行为。当时我和男友商量,他还是很支持我的,也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后来视频发出来,他的亲戚朋友还给我点赞。我觉得社会在进步,大家对卫生巾这种话题的接受度在提高。
“哪怕有一个商家愿意参与,也是有希望的”
新京报:视频发布后引发了不少关注,你有没有注意到网友的讨论?
许方燕:大多数人对我的呼吁都很支持,也有一些负面评论,有些人认为我在哗众取宠,还有人觉得发布这些内容没有意义,因为卫生巾商家通常会考虑成本,不会听取少数群体的意见。我觉得他们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不同商家也有不同的看法,但哪怕有一个商家愿意参与,也是有希望的。
新京报:有没有卫生巾商家联系你?
许方燕:有,有品牌表示希望改进产品,是个很积极的现象。我也想接触更多残障群体,比如无臂或仅有一只手臂的女性,了解她们在更换卫生巾时遇到的问题,共同提出建议来改进产品。所以后来我又发了一篇征集帖,大概一周过去,已经有5位残障女性来联系我,都是独臂,她们的需求点和我部分相同。我也希望能有更多残障女性积极参与进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此外,还有商家给我介绍了比较适合我的产品。有款“月经裤”,像内裤一样,裆部带有可以吸收经血的材质,商家介绍说可以穿一整天不更换。而且它不是一次性的,可以使用1-2年。我感觉这个产品非常适合失去双手的人,我还想,可以在月经裤外部设置一个拉环,方便她们用钩子将裤子提起来。
也有不太合适的产品,有品牌说寄给我一款安睡裤,特点是材质更轻薄,侧边采用粘胶设计,这样使用者不用脱下外裤就可以更换。虽然我还没试用,但我已经可以想象到不便——因为需要固定在腰间粘贴,我的上肢长度不够,够不到。
新京报:你自己对卫生巾设计有什么想法吗?
许方燕:在视频中,我提到过卫生巾包装可以用磁吸开口设计,评论区有人说磁吸成本较高,密封性也不一定好,可能存在卫生问题。我还想到一键弹开的设计,独臂的人也能轻松操作。
新京报:看到评论区有网友表示希望黄子韬设计无障碍卫生巾,你有什么建议?
许方燕:有看到过(他在做相关的事),但是没有深入了解,也不好去给他提建议。我觉得做好我自己该做的就可以了。
许方燕在参加马术比赛。 受访者供图
分享私密的困扰,能为有相似经历的人提供参考
新京报:你是因为什么原因残疾的?
许方燕:我不是天生残疾,七岁的时候,我爬高压变压器受伤,导致双手肘关节以下截肢。从受伤到我能够独立生活,大约经历了七年时间。
新京报:在你学习生活自理的过程中,最困难的是什么?
许方燕:一开始,我从医院回家,什么都不会做,大我两岁的姐姐帮我穿衣、梳头、喂饭、上厕所。我学习的第一个技能是写字,爸爸觉得我这种情况,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我最开始是用嘴巴叼着铅笔写字,摇一下脑袋,写一笔。上完一天课,我的头要晃成百上千次,导致每天都头晕,需要吃药缓解。而且我把笔咬在嘴里,咬烂的碎末会吞进肚子里,所以我每天都拉肚子,这是我最崩溃的事情,因为我当时还没学会独立上厕所。我那时还会故意少吃少喝,减少上厕所的次数。
爸爸为了帮我学会独立生活,就去查资料、看新闻报道,研究其他残障人士是如何自理的。这期间我不断重复练习吃饭、洗脸、刷牙、洗头等等生活技能。但是,关于如何上厕所的部分,几乎没有人公开讨论,爸爸也没法给我提供更多思路,我只能靠自己不断试错,也没有人可以沟通,很难堪、无助。对我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独立上厕所。后来,直到我能独立完成这件事,我才真正感到自己是独立的、自由的,不需要他人帮助。
其实,可能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女性,在卫生巾这种私密问题上也受困扰,我来公开分享,不仅能让大家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还能为有相似经历的人提供参考。
许方燕和爸爸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你之前有没有因为生活中某种产品使用不便向厂家提出建议?
许方燕:我很喜欢化妆,也经常遇到困难,比如有些化妆品的包装很难打开。对我而言,那些挤压式设计的产品最为友好,因为我可以一只手按着,另一只手挤。像粉饼、眼影盘等等,我都没法直接抠开,需要借助工具。尽管有一些品牌在做无障碍化妆品,也联系了我,但我提出的建议没有得到进一步跟进,目前也没有产品落地。
新京报:这一次关于卫生巾的建议,你会担心出现同样的情况吗?
许方燕:这一次,我公开发了视频,有讨论的热度,让更多人看见并呼吁推进这件事情,所以我觉得可能会比之前好一些。即使最后没有推进下去,我觉得也没关系,能鼓励更多残障群体参与表达,就是个不错的开始。假如未来有人要推进这件事,我已经提供一些意见,这也不错。
总之,慢慢来,要一步一个脚印踩上去。
新京报记者 徐鸣
编辑 彭冲 校对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