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屋最大的特色,可能就是开在农民家里的‘作家’书屋了吧。”4月23日,在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乡村阅读“故事会”上,湖南临澧县佘市桥镇文家店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宋庆莲开头便这样介绍自己的书屋。
△宋庆莲在活动现场分享农家书屋的故事。
这座书屋于2010年5月建成,至今已有15年。与许多农家书屋不同,它的诞生源于宋庆莲的主动争取。“建一个书屋,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梦。”宋庆莲的梦想,深深扎根于她的成长经历。她出生在湘西偏远农村,自幼背负着照顾弟弟的重担,初中便辍学回家务农。然而,生活的艰辛并未磨灭她对阅读和文学的热爱,这份情怀如同夜空中的星辰,始终闪耀在她心中。
在宋庆莲开办农家书屋前,文家店村犹如文化的荒漠,没有一个书屋,也不见一家书店。她每次想看书,都要徒步15公里,前往县城图书馆借阅。而村里那些留守儿童,因为缺乏阅读机会,眼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这让宋庆莲感同身受。“一个没有阅读和幻想的童年,就像失去了最璀璨的星光。”偶然得知国家要在农村普及农家书屋,宋庆莲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找到当地主管部门领导,恳切地表达了将书屋设在自家并义务管理的意愿。
就这样,一所全天开放、全年无休、免费借阅的农家书屋,在乡村的土地上如火如荼地办了起来。开办15年来,书屋的影响力不断扩散,从最初的文家店村,逐渐覆盖到张家、枫树等附近村组,甚至吸引了县城的家长和孩子慕名而来。“好多人跑几十公里路到我这里来借书,提个袋子,带十几本书回去。”宋庆莲说。
宋庆莲清晰地记得书屋里发生的点点滴滴:那个带着妈妈上学的彭婷小姑娘,是她唯一多次送书上门的孩子,也是唯一无需交押金的小读者;还有那位借书不还的老人,直言 “我太喜欢这本书了,不还了,押金也不要了”;那个经常穿着灰色衣服来看书的小女孩,成绩特别好,现在考上了很好的大学;还有个孩子小时候特别爱看书,和宋庆莲经常交流,后来在他的演讲稿里说,宋老师是他的榜样……这些温暖的小故事,让宋庆莲深刻体会到书屋对于当地的重要意义。
大家来书屋阅读之余,宋庆莲还会和相关部门一起组织活动。去年,农家书屋就开展了“读成·书香常德”“抚苗2024绿书签行动”“国庆书香满农家·‘益’起畅谈乡村梦”“读书分享会”“走进红色故里·传承红色基因”“走进自然·珍爱生命”等13场阅读活动。孩子们还多次参与到阅读活动故事拍摄中,多角度开阔他们的视野。
书屋已有15载,宋庆莲还在探索它能衍生出的更多价值。“我想把书屋户外改造成功能复合的儿童乐园。”宋庆莲希望每一棵树、每一朵花都赋予诗歌和童话的意义。把家门前的菜园、果园与空间平台利用起来,使这里既是儿童休闲观赏之地、园艺种植之地,又是开展自然教育、认知世界的窗口。让孩子们在阅读和实践中,更加具象地感知事物。
除了是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宋庆莲还有另一个身份——儿童文学作家。在投身农家书屋建设的过程中,她也收获了创作的灵感与动力。多年来,宋庆莲笔耕不辍,创作了众多诗歌、散文、童谣、童话等作品。她的诗集《犁女梦呓》《走成阳光的路线》分别荣获第八届、第九届丁玲文学奖。
“我可以过平凡的生活,拥有平凡的情怀,但内心一定要保持美丽与优雅。我的双手可以沾满泥土,但播下的种子必将绽放花朵、结出甜果……” 谈及未来,宋庆莲的话语质朴而坚定。创作一部优秀作品,坚持做好农家书屋这件公益事,在她看来,创作是梦想的根基,农家书屋便是梦想之树上绽放的花朵。用她的话说,让爱传递、让梦想绽放,生活才会充满芬芳。
潇湘晨报记者周诗浩 摄影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