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漫步书海
品味人生
春和景明万物生,不负读书好时节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
芜湖检察邀请您共赴书香检“约”
让我们在读书中寻找共鸣
在阅读中唤醒内心
以阅读涵养法治精神
让书香浸润检察文化
——嘀!开始读书
荐书人:
办公室 毕洋洋
BOOKS
【推荐书目】
《供应链攻防战》
当前,“中美脱钩”“制造业回流”“安全的第二选择”等话题,正深入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大经济体。《供应链攻防战》一书回答了当今时代格局下,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竞争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如何应对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同时,该书对供应链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衡量供应链能力的三个维度:连接力、控制力、设计力,并且结合大量具体案例,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既富有系统性和逻辑性,又具备趣味性和可读性,小到百姓日常网购品牌选择,大到国家供应链战略安全,视野广阔、包罗万象,读来妙趣横生,叫人手不释卷。
荐书人:
第一检察部 汪瑶
BOOKS
【推荐书目】
《论犯罪与刑罚》
年仅26岁的米兰年轻法学家切萨雷·贝卡利亚以惊世之作《论犯罪与刑罚》叩开了现代刑法学的大门。书中闪耀着超越时代的智慧光芒: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划清了专制与法治的楚河汉界,罪刑相称理论终结了刑罚擅断的蒙昧时代,对死刑制度的拷问至今仍在全球立法机构中激荡回响。“刑罚的目的既不是要摧残折磨一个感知者,也不是要消除已犯下的罪行”这句穿越时空的箴言,将刑事司法从报复本能的泥沼中提升至社会治理的艺术层面。当人工智能带来新的伦理困境,这部不足百页的经典对刑罚正当性的哲学追问依然焕发着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荐书人:
第三检察部 陈群
BOOKS
【推荐书目】
《西窗法雨》
《西窗法雨》是一部将法理哲思融入生活智慧的启蒙佳作。作者刘星深入浅出,将深邃的法治理念融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与案例中,书中既有对苏格拉底之死的法理叩问,也有对“毒树之果”等经典判例的生动解构。本书的独特魅力在于“以小见大”,随笔文集裹挟哲思,既有“法律为何要容忍恶人”的诘问,也有“法治与情理的边界”的辩证。它不灌输答案,而是用思辨的雨滴浸润读者——比如书中借“伞”喻法,道破法律并非冰冷的镣铐,而是守护自由的工具。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这本书恰似一场润物无声的思维甘霖,既冲刷我们对规则的刻板认知,又滋养独立思考的法治精神。
荐书人:
第七检察部 季阳
BOOKS
【推荐书目】
《图说敦煌》
当我们站在莫高窟斑驳的崖壁前,历史长河的浩瀚往往令人望而却步。《图说敦煌》恰似一柄特制的考古刷,既能在文明交融的宏大肌理上轻扫浮尘,又能在壁画颜料剥落的裂隙间,窥见佛陀衣袂下跳动的凡人心跳。作者以考古学家的严谨丈量历史的纵深,以惊艳的笔触还原那些被时光模糊的面庞。合上书卷,那些被文字点亮的壁画碎片,已在记忆深处重组为流动的敦煌,而这本书馈赠给读者的,正是这样一束永恒的心光。
荐书人:
机关党委 许磊
BOOKS
【推荐书目】
《长安客》
掩卷长思,漫漫历史,诗歌从来不是任何时代的必需品,大唐曾是最繁华、最骄傲,最有包容与进取心的伟大王朝。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个个才华横溢,名动京华。在时代的悬崖上,诗句与文章,会找到更有价值的位置,对安史之乱的反思,对流落辗转的哀鸣,对家国破碎的愤懑,诗人们流传的诗文,如同喃喃自语的独白,会穿过时间迷雾的遮蔽,邀请我们在某个瞬间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
第8640期
安徽检察新媒体出品
终审丨任小玲 二审 丨吴荧
来源丨芜湖检察微信公众号
视频/图片丨崔雅婷
编辑丨李昂
投稿邮箱丨ahjc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