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横店影视城华夏文化园景区进入忙碌模式——这边,妙云湖旁的仿古建筑,工人们进进出出搬运置景所需的木窗、木门等道具;那边,宫市街上,剧组工作人员手持摄像机、反光板,全力赶拍摄进度⋯⋯作为当前横店微短剧拍摄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今年以来,华夏文化园景区平均每天有10余个微短剧剧组在拍摄,最多时达到18个。
微短剧扎堆拍摄,折射出横店完备的影视产业链和配套政策。在“横屏”时代,全国三分之二的影视剧在横店诞生。“竖屏”时代,丰富的场景资源和成熟的配套受到越来越多微短剧剧组的青睐。据统计,一季度,横店共接待微短剧剧组780余个。
横店德玉影视成立于2023年3月,是最早一批入局微短剧行业的影视企业之一。在负责人屠光浩看来,横店之所以能成为微短剧创作的“新宠”,关键在于两个字。其一是“全”,50多个影视实景基地、2000多个场景,能满足古今中外特别是古装剧等各类题材的拍摄需求;其二是“快”,服化道、群演等环节的快速响应,提高了拍摄效率,节约了成本支出。“我们去过全国很多地方拍摄,遇到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找群众演员。”屠光浩说,在横店,需要什么类型的服化道、群演、场地,只要和横店影视剧组服务有限公司对接,问题很快就能解决,甚至半夜临时需要演员,在横店也能两个小时内找到。“正因如此,公司能保持一个月制作20部左右微短剧的节奏。”
作为全国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这几年,横店抓住微短剧发展风口,推出一系列举措,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华夏文化园景区,此前一直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2023年,景区转型成为微短剧拍摄基地,为微短剧剧组量身定制数十个场景,不仅有宫殿、街道等10余个古装场景,还有医院、办公室等现代戏室内场景,涵盖现代言情、古装玄幻、宫廷权谋等各类拍摄题材。
经过转型,华夏文化园景区从之前的人气低迷,摇身一变成为剧组争相取景拍摄的“香饽饽”,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全新动能。去年8月,景区顺势推出“探班游”,游客手持探班证,就可以深入微短剧拍摄现场,近距离感受剧组的台前幕后,探秘演员拍戏日常。自该项目推出以来,探班游游客已达2万余人次。
除此之外,记者了解到,横店新建的景区和拍摄基地,都为微短剧拍摄预留了空间。前不久,占地80亩的横店影视城宋街影视拍摄基地建成投用,基地根据微短剧置景特点,将一半的区域改造成9个微短剧场景。
“这几年,一批重点影视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完工,大力推动了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横店影视产业园建有29个国际标准摄影棚和大型现代戏拍摄基地,其中包括单体面积1.2万平方米的全球最大摄影棚。与传统摄影棚不同的是,这些高科技摄影棚依靠虚拟拍摄技术,可以实现“后期前置”,提高拍摄效率,能节约剧组近40%的制作周期和50%的制作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已有不少微短剧剧组主动拥抱新技术,用虚拟拍摄代替复杂实景拍摄。该负责人表示,未来5年计划重点推进76个项目,抢抓微短剧发展机遇,积极培育产业新业态,促进传统影视与微短剧形成产业互补、资源互通。
记者|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李磊
编辑:厉欢欢
二审:董之震
终审:史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