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朗普上台以来,因为内阁成员以“忠诚度”作为选拔标准,闹出来过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泄密事件,引发外界对这一草台班子的广泛讨论。然而就在日前,有人给了特朗普一个巨大“惊喜”。防范严密的白宫,也不再安全。“刺杀特朗普”不再是一件难事。
根据《华盛顿邮报》的消息,美国总务管理局GSA被曝出持续四年的敏感文件泄露丑闻,包含白宫东翼、西翼平面图、防爆门设计图及银行账户信息在内的文件。按照美媒的说法,是美国总务管理局的官员,为了图方便,将敏感信息上传到了自以为“保密”的谷歌云储存。然而事实上,未来统一管理和使用,该云储存实际上是共享给整个管理局1万多人的。
从明面上看,泄密时间的跨度是4年,这个事件似乎像是一个“草台班子”无意识中干出来的蠢事,并没有什么特殊性。然而背后仔细观察泄露文件的真实内容,恐怕就暗藏很多深意了。
很明确一点,从2021年起就开始的泄密内容,时间刚好是拜登上台。泄露文件被精准标记为“受控非机密信息”,这类信息虽非绝密,但包含白宫安全架构的关键细节,例如游客中心防爆门设计参数,理论上足以被有心人利用。而到2025年4月,也就是这个月,泄密操作再一次出现,有人“无意间”连续共享了3份文件,无一例外全部是和特朗普有关的银行账户信息。这种“持续性漏洞”显然超出普通失误范畴,更像是两党势力借美国总务管理局GSA之手进行信息战。民主党试图通过泄露安全漏洞削弱特朗普政府的威信,而共和党激进派则可能借此制造混乱,为“清除异己”铺路。
另外,非常敏感的一个事情,是当前的美国总务管理局上万雇员,恰好是特朗普上台之后,“精简政府计划”的对象之一。被裁者多为技术官僚,深谙政府运作漏洞,其不满情绪可能被极端势力煽动,成为泄密甚至实施“不理智行为”的执行者。
不要以为这是在危言耸听,尽管事后有美国的安全专家声称,白宫平面图的泄露,不影响安全问题。然而平面设计图里,白宫西侧的椭圆形办公室、战情室坐标都是被特别标注的地区,甚至防爆门的参数都特别标明。对“有心人”而言,这就是一份“刺杀路线图”。事实上,因为接连的贸易战、关税战,以及特朗普大规模的裁撤政府雇员,美国极右翼组织“誓言守护者”成员数量激增至25万,其纲领直接指向特朗普的“草台班子”。若该组织渗透美国总务管理局GSA,那完全可以利用泄露的信息,策划一起针对特朗普的刺杀,并将责任转嫁给“深暗势力”,完成政治洗牌。
此外,很关键一点,时机上的选择非常的微妙。当前正值中美贸易战白热化阶段,中国的反制措施导致美国金融市场损失巨大。在美国对华情绪和舆论氛围是可想而知的。如此情况下,任何的后果,“幕后黑手”都可以借机将“脏水”泼给中国。或许在不久的未来,美国会上演一出另类的“国会山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