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4月23日上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知识产权宣传周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情况,并发布《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司法护航科技创新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十项措施》和2024年山东法院十五大知识产权案件。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全省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3726件,同比下降0.74%。其中新收知识产权刑事案件590件,同比增长29.67%;新收知识产权行政案件20件,同比增长25%。基层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28098件,占全省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的89.88%,同比增长1.46%,近九成一审案件在基层依法妥善化解。
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闯介绍,2024年,山东法院加大对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创新成果保护,助推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持续产出。加强商标权保护,持续加强驰名商标、传统品牌和中华老字号司法保护,切实遏制侵犯地理标志权利行为。加强著作权及相关权利保护,加大对新兴文化产业保护力度,提升对传统文化、传统知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加强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探索新兴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则,加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创新成果保护,助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发布会还发布了《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司法护航科技创新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十项措施》,从科技成果主要形态、数据、新领域创新成果,科技成果归属、技术合同纠纷审理、科技人才流动,依法规制科技创新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妥善处理科技创新领域涉外纠纷,加强济南、青岛知识产权法庭建设、构建大保护格局等方面作出具体司法指引。
下一步,山东法院将继续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不断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加强对科研人员及创新成果保护和企业原始创新保护,支撑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化理念引领,树牢“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念,推动实现“三个效果”的统一。进一步加强济南、青岛知识产权法庭建设,服务保障济南青岛两大都市圈高水平建设。做实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推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规范高效运行。
(大众新闻记者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