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3日讯如果说产业是一座新城发展的强力引擎,那么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设施就是输送养分的血管,决定着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空间。起步区在四年的拔节生长中,正将“配套先行”的战略布局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幸福注脚:优质教育落地生根,名校资源触手可及;医疗体系日臻完善,百姓健康就近守护;养老选择多元覆盖,银发群体乐享安康;会展商业蓬勃兴起,发展脉动愈发强劲……这座崛起于黄河北岸的新城,正用教育、医疗、养老、商业、文体的协同进化,书写着幸福生活的新时代答卷。
下好“先手棋”,构建全龄教育矩阵
2024年,是起步区教育全面提质扩容的一年,22个新建、续建教育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其中,都市阳台国际学校主体完工,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实现首批招生,都市阳台九年一贯制学校与历城二中教育集团开展合作办学,长江以北最先进的仿真实习实训基地完成立项……这些项目共同构建起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完整链条。
当前,起步区正以教育为核心驱动力,高标准打造15分钟教育·生活圈。去年新建续建的教育项目中,已有4个竣工交付。到2025年底前还将建成不少于5所的智慧化校园,充分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求。同时,起步区将成立教育事业发展中心,新建教育配套项目6个,通过创新实施的集团化办学模式,让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更大、范围更广。锚定“优教起步区”建设目标,还印发《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任务清单》,聚焦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装备提升等关键领域,强化需求导向和要素供给。尤其在加大教育骨干引进力度上,面向全国引进一批名师、名校长,深入推进“强师”工程。从建设一所学校到完善一个教育体系,起步区用四年时间实现了教育配套的跨越式发展。当优质教育资源赋能加码区域发展“软实力”,起步区的未来也因此更加值得期待。
深耕“健康链”,打造全民健康生态
“一老一小”是民生保障的关键群体,事关亿万家庭幸福,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 “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四年来,起步区在深入践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同时,也同步推进养老产业与养老服务的体系化升级。
当前,起步区正在逐步构建“区-街-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2024年,区级养老中心建设持续推进,并引入新加坡吉宝咏达商管进行运营;同时,7处新建基层养老设施投入运营。在村居层面,推动养老服务向基层延伸,鹊华九里居理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银丰揽翠园日间照料中心已完成装修并开展运营。此外,还有71家幸福院投入运营,并全面开展助餐服务,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除了养老服务的全面升级,起步区深刻领会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要义,将保障“一老一小”及全民健康作为重中之重,在医疗与文体配套领域多点发力。去年底,山大二院北院区正式启用。这家起步区首家建成运营的三甲医院,不仅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国家队”医疗保障,还以“第五代医院”理念为全区带来医疗服务模式上的创新。不止于此,起步区优质医疗配套的版图还在持续扩张。在大桥组团东南部、都市阳台片区北侧的综合医疗中心项目已经启动建设。作为“1+6”整合型医疗中心,项目建成启用后将通过与驻区其他医疗机构形成差异化发展,打造成黄河流域专科特色医防教研产融合创新高地、康养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医疗能级跃升的同时,起步区健康生态链持续延展。济南黄河体育中心项目正以948亩的庞大体量重塑全民健身版图——“一场两馆”建设按下快进键,预计2026底投用后,将延伸联动“体育+科技、文化、旅游、教育、商业、康养”等业态,进一步丰富黄河北岸居民文娱生活。“运动处方”将与医疗方案形成健康管理闭环,共同见证起步区“疾病治疗”向“全周期健康管理”的幸福增量。
做强“双引擎”,撬动城市能级跃升
一个城市的教育、医疗等基础配套是发展根基,但在区域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衡量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关键还要看高能级配套的优化布局。这类配套不仅能推动城市在全球资源配置中抢占先机,同时还能吸引高端要素加速集聚。在这一点上,起步区锚定会展与文化两大领域,精心绘制区域发展蓝图。
近年来,起步区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作为链接全球资源的重要平台,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在推动会展配套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上,构建起“展-产-城”一体化发展范式。2023年首展便吸引512家企业参展,西门子、中国航天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亮相;2024年展会规模再创新高,累计举办展会活动近39场,带动交通、物流、住宿等产业链升级,为济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今年,起步区将进一步提升其运营水平,完善周边配套,做优会展文旅产业,全年力争举办展会活动30场次,并启动会展三期场馆建设。这种“会展+”模式,让起步区成为黄河流域对外开放的新门户,商业活力与日俱增。
在会展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起步区还着力打造“黄河畔”文化地标矩阵,依托博物馆、科技馆等构建城市文化新封面。
四年来,起步区凭借教育、医疗、养老、会展、文体等领域的全面布局与突破,让配套建设从蓝图变为实景。如今,起步区也以配套设施的全面开花之势,绘就出一幅“产城人文景”深度融合的立体画卷。
闪电新闻记者 冯宜雯 通讯员 吴政宏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