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又双叒叕降价了!”这几乎是过去两年间,中国消费者最熟悉的新闻标题了。

就在昨天,马斯克又抛出了“王炸”——

焕新Model Y全系首次推出50息,首付仅需7.99万,月供低至3060

从表面来看,这样的促销优惠是真的香,但拆解数据会发现,在“超级杠杆”的背后是一季度净利润暴跌71%的残酷真相。

当特斯拉开始被迫用更激进的优惠换取销量时,马斯克的焦虑便再也藏不住了。

无论如何解读政策,一个不争的事实已经摆在了我们眼前:那个曾经站在电动车神坛上的特斯拉,正被推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当中。


优惠政策背后的急迫与无奈

特斯拉的这次优惠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焕新Model Y不仅是首次推出5年0息的金融方案,还大幅度降低了购车门槛,只需7.99万元便可开走这辆曾让全球车迷疯狂的“销冠车”。这对许多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Model 3也不甘落后,限时推出了8000保险补贴,后驱/长续航版还可叠加50息的优惠,每月还贷2460元。

可以说,特斯拉通过免息贷款实现了变相降价。用银行返佣分摊资金成本,再将利息成本转移至后端,这样既能维持官方指导价,又能避免老车主维权,可谓是面子里子都有了。

另外,将星钻黑车漆等选配项目与优惠政策绑定,特斯拉企图进一步提升高毛利配置的渗透率。


●图源:微博@特斯拉

特斯拉的急迫,实际上源于它所面临的多重困境。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比亚迪、蔚来、小米等国产车企纷纷推出高性价比车型,对特斯拉构成了威胁。

另一方面,特斯拉自身也面临着产品线老化、创新能力下降等问题。Model 3和Model Y作为特斯拉的主力车型,已经上市5-8年,虽然经过多次改款升级,但在续航里程、智能化程度等方面已经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图源 :微博@特斯拉

同时美国对华加征的汽车零部件关税,也导致了特斯拉刹车系统、电池等进口成本的进一步飙升。

致命的是,马斯克的政治人设正让品牌遭遇反噬

面对这样的困境,特斯拉不得不采取更加激进的销售策略来吸引消费者。但是,当降价成为唯一的武器时,特斯拉早已无路可退。


特斯拉的困局

与激进优惠政策相呼应的是,特斯拉销量的明显下滑。

据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批发销量同比下滑21.8%17.28万辆零售销量虽然微增1.7%13.46万辆,但增速已经大幅放缓。

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新能源车企的零售销量实现了普遍性增长,比亚迪(18.8%)、吉利汽车(134.1%)、奇瑞汽车(230.1%)、小鹏汽车(334.1%)等车企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

如今的国产车惯用“低价高配”打闪电战,反观特斯拉挤牙膏式的技术升级,消费者早已陷入疲劳状态。

当比亚迪用刀片电池、CTB技术构建护城河,当蔚来、小鹏用换电站和自动驾驶打造生态壁垒,特斯拉还在用三年前的Model 3/Y打天下。可以说在中国的颓败,是本土化战略的全面崩溃。


●图源 :微博@特斯拉

另一方面,马斯克的政治人设正在演变为品牌污点。特别是在贸易战争的大背景下,马斯克的政治立场更是让不少消费者感到不满。

这种情绪传导至消费端,直接体现在了加州电动车市场份额跌破50%的历史性拐点上,市值的蒸发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担忧。

同时特朗普的关税回旋镖,也精准打在了特斯拉的七寸上。不仅零部件运输计划被打乱,市场计划被迫延迟,其单车制造成本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不曾想,特斯拉关税战会反噬美国企业进言,在它自己身上成了真。

2024年以来特斯拉已经连续降价多次,不仅没有带来预期的销量反弹,反而引发消费者持币观望,其销量也陷入了"越降越跌"的怪圈当中。

由此可见,特斯拉赖以生存的“以价换量”策略正在失效,并且开始反噬品牌价值。具体表现为,一季度营收193亿美元,同比下滑9.2%;净利润4.09亿美金同比暴跌71%;若扣除5.95亿碳排放积分收入,特斯拉实际陷入亏损状态。


马斯克的政治人设与AI豪赌

如果说中国市场是特斯拉的伤口,那么全球市场则是全身溃烂。

财报显示,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交付量为33.67万辆,同比暴跌13%这是自2022年以来最惨淡的季度表现。

在欧洲,德国市场3月注册量同比骤降76%至1429辆,法国销量暴跌41.1%,瑞典、丹麦等国跌幅均超60%。

其美国市场同样不乐观:加州电动车市占率跌破50%,创2012年以来新低,而Cybertruck一季度仅交付6406辆,环比暴跌50.8%。


●图源 :微博@特斯拉

特斯拉全球销量的崩盘,与马斯克的政治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为特斯拉的CEO,他高调加入特朗普的“政府效率部”,推动裁员3万人、7.5万人买断离职,被抗议者贴上“资本暴君”标签,其政治立场让特斯拉在全球市场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他公开支持对华加征关税,转身又哀求降低关税以求救援特斯拉,反复横跳的立场让投资者信心动摇。

深陷困局中的马斯克祭出了最后的底牌All in AI

他宣布将大幅减少为特朗普政府工作的时间,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特斯拉的运营之中。同时,他还表示将继续向特朗普政府建议降低关税,以减轻特斯拉的成本压力。


●图源 :微博@特斯拉

押注AI,马斯克其实是想通过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突破,来引领特斯拉的未来发展。

他在财报会上宣称明年特斯拉自动驾驶将盈利,下半年将有数百万辆机器人出租车上路但是,这个提了多次的“老梗”,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相信了。

另外他还透露,特斯拉正在开发更加便宜的车型,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可以看得出来,此时的马斯克依旧雄心勃勃。

但现实情况是,当中国新能源技术进入井喷时代,特斯拉FSD的落地仍然遥遥无期。


50利与弊

特斯拉的0息政策或许是一剂强心针,能暂时稳住市场恐慌。但是用利息换销量,用销量撑股价,用股价续融资的套路游戏又还能玩多久呢?

当国产车用更凶猛的创新持续挤压市场,当全球消费者对马斯克的信任持续流失,特斯拉的“价格战”也终将触底。

回看历史,诺基亚曾用机海战术对抗iPhone,最终输掉了智能手机时代;柯达死守胶卷利润,错过了数码相机的浪潮。

而未来的特斯拉,是否会重蹈覆辙我们且拭目以待。

*编排 | 黄家俊 审核 | 黄家俊

红包、福利、干货,精彩不停


2000万品牌经理人内参!

聚焦头部与标杆,助力品牌高端化。

品牌专访微信:jiangnan254(备注:专访)

百万品牌经理人都在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