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书页与烟火皆不可负。汪曾祺先生曾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于是文字便成了解腻的酸梅汤、暖胃的腊八粥。
这本《吃食和文学》是汪曾祺先生写给生活的情书:高邮的鸭蛋里藏着乡愁,昆明的汽锅鸡蒸着旧事,连最简单的拌菠菜都拌着"极细切的姜丝",让人读着读着便饿了,品着品着却醉了。
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蔬菜的命运,也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有其兴盛和衰微,提起来也可叫人生一点感慨。
他笔下的吃食不是饕餮盛宴,而是用文字腌制的岁月,每一道菜都裹着市井的温度,每段掌故都浸着文人的风骨。翻开这本书,你会看见:文学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街头巷尾的吆喝声,是碗筷相碰的叮当响,是每个平凡日子里细碎的闪光。
在这个属于阅读者的节日里,让我们翻开这本"可嚼可咽"的小书,在书香与饭香中,找到对抗浮躁的底气。
祝大家世界读书日快乐!